中評智庫:台灣初中教科書問題大 如何解決

2023-02-14
 
AAA

 106564087.jpg

106564091.jpg

106564095.jpg

106564095.jpg

106564095.jpg

106564095.jpg

華僑大學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肖振南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月號發表專文《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研究》,作者認為:政治科直接教授學生政治常識、構建學生的國家觀念,就國家認同教育而言,政治科承載的責任極大。採用定量的內容分析法,發現二十多年來台灣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呈現不斷「去中國化」同時「台灣化」上升的趨勢。鑒於學校政治教育對學生國家觀念的影響較大,當下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與九年一貫制初中政治教科書傳播的「台灣化」國家觀念有較緊密的聯繫。台灣地區各學科各學段教科書的「再中國化」修改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應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儘快啟動這項工作。文章內容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台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台灣人就是中國人,這本應是所有台灣人民毫無疑義的信念。但過去幾十年,特別是近年來,不少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觀念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其中尤以青年人為甚。對此,很多學者從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視角進行了探究〔1〕。從教育學視角,不少學者研究發現,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與「去中國化」的歷史科教育緊密相關。謝大寧以歷史課綱修訂為切入口,剖析了台灣自李登輝時期以來的認同改造工程及其對年青一代國家觀念的影響〔2〕。李理認為「去中國化」的歷史教科書編纂,最終目的是培養與形塑台灣青少年新的民族與國家認同〔3〕。政治科直接教授學生政治常識、構建學生的國家觀念,就國家認同教育而言其承載的責任極大,然而學者們目前對台灣中學政治科的關注很少,研究成果寥寥無幾。

  教科書作為國家意志、民族文化、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集中體現,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最直接的載體。教科書是讀者最多、最特殊,又最被讀者信賴甚至依賴、最耗費讀者精力和時間、對讀者影響最深遠的文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就是手捧著這小小的文本成長起來的,在一定意義上,有什麼樣的教科書,就有什麼樣的年輕人,也就有什麼樣的國家未來〔4〕。在學校教育中,教科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教科書是一個政治的產物,教科書傳遞的衹是「正式的知識」,而非中立的知識,因為教科書是社會各種政治、經濟和文化作用的結果。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達成其教化人民及繼續維持其統治權力的目的都會透過國家機器對全國教育事務的推動,傳達其所信仰的意識形態體系,這些意識形態的灌輸與傳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各級學校課程及其教科書的內容〔5〕。那麼,台灣地區政治教科書在涉及國家認同的問題上有無立場?是一種什麼樣的立場?台灣中學政治教科書教授學生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國家觀念?台灣地區青年一代的「獨化」與政治科的學習是否有關呢?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台灣中小學教科書包括政治、歷史、語文等學科的「再中國化」是一項浩大的複雜工程,有必要未雨綢繆早做研究和籌畫,以利於統一之後台灣的教育治理。
學者認為,廣義的國家,指涉一切治權獨立的政治共同體,它可以籠統的包括希臘的「城邦」、羅馬的「帝國」,近代的「民族國家」、東方的「專制王朝」以及非洲的「部落」等。狹義的國家一般指近代以來興起的民族國家〔6〕。本研究取其狹義,即現代常用的民族國家概念。一般認為,民族國家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四個,即國土或領土、人口(民族)、文化(語言)、主權或政府等。本研究所謂的教科書國家觀念是指台灣教科書中所蘊含的國家認同教育傾向,是「大中國認同」,教導學生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強調兩岸在領土、民族、文化和主權等方面的聯結,抑或是「大台灣認同」,教導學生認同台灣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實體,試圖割裂台灣和大陸在領土、民族、文化和主權等方面的聯結。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本研究運用定量的內容分析法,呈現三十多年來台灣初中政治教科書中所蘊含國家觀念的變遷,並嘗試探討其與台灣青年國家認同觀念異化的關係。內容分析法是一種概括性的、量化的訊息分析方法,它需要遵循科學方法的標準,包括先驗設計、信度、效度、可推廣性、可複製性,以及以理論為基礎的假設檢驗〔7〕。內容分析法是教育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一般以教材、課綱等為分析文本,將文本中的文字、圖形、表格等非量化的信息,轉變為客觀的、可計量的數字,為後續研究提供實證數據。以下說明本研究內容分析的具體步驟〔8〕。

  (一)文本選擇

  本研究選擇上個世紀90年代的統編版(簡稱「90年代版」)、21世紀初的「九年一貫制」版(簡稱「九年一貫版」)和最近幾年剛出版的十二年「國教」版(簡稱「十二年國教版」)三套教科書中的初中政治教科書作為分析文本。「90年代版」教科書由當時台灣的「國立」編譯館編纂,供全台所有中學使用。1990年代末期起,台灣地區實行「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允許非官方的出版社編輯出版教科書。二十多年來,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等大學教授主編、南一出版社出版的政治教科書市場佔有率一直居於前三的位置,故選擇南一版教科書作為「九年一貫版」和「十二年國教版」的分析文本。
(二)分析工具

  1、分析單元

  在內容分析法中,單元是能夠確定的訊息或訊息的組成部分,被用於確定研究總體和抽樣樣本。單元可以是言辭、人物、主題、時間週期、演講陳述或對話,也可以是任何「將傳播進行分解」的元素。教科書文本分析時常用的單元有章、課、主題、頁、段、詞、句、字等,選擇什麼樣的分析單元應依據研究的目的和條件設定。台灣初中政治教科書90年代版的編排體例主要為「篇、章、節」,每冊有5到6篇,每篇有3到5章,每章若干節。九年一貫版教科書的編排體例為「主題、單元」,每冊3到4個主題,每個主題2到6個單元。十二年「國教」版教科書的編排體例為「篇、單元」,每冊3篇,分為4到6個單元。90年代版初中政治類教科書共16冊,合計1158個分析單元;九年一貫版政治教科書共6冊,合計730個分析單元;十二年「國教」版共6冊,合計641個分析單元。

  (圖1:類目概念架構圖)

  2、分析類目表

  本研究並沒有直接可以採用的類目分析表,故在借鑒相關類目表和先前研究的基礎上自行研發。在研發類目表時,研究者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充分審讀兩岸相關研究文獻,借鑒最新研究成果;二是多次諮詢課程專家、政治教科書研究專家;三是反復論證分類的科學性,不斷修改、補充和調整。「主類目」和「次類目」開發過程如下:

  (1)主類目之擬定

  一般認為,國家有四大構成要素:國土(領土)、人口(民族)、文化(語言)、主權(政府),本文將之作為主類目編制的主要依據。類目概念架構如圖1所示。
(2)次類目之擬定

  本研究次類目的制定主要參考了肖振南「台灣社會教科書國家觀念主題類目表」〔9〕,胡育仁「台灣社會教科書本土化內容分析類目表」〔10〕,陳盈宏「社會科國族概念分析主題類目表」〔11〕。在閱讀研究對象文本、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徵詢學科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者擬定了「中國地理景觀」、「台灣各縣市」等「國土」主類目之次類目,「中國人」、「台灣人」等 「人口」 主類目之次類目,「漢語、國語、普通話」、「原住民文化」等「文化」主類目之次類目,「提及光復或台灣光復的」、「提及鄭氏或鄭氏王朝(時代)的」等「主權」主類目之次類目。對擬定的主、次類目進行解釋、說明和舉例以便於專家效度和編碼員間信度檢驗(參見表1)。

  (三)效度與信度

  1、專家效度

  效度是指對所要測量概念的代表程度〔12〕。如果一個測量工具能測量出使用者聲稱它所測量的,那便是有效的測量工具。如果從現有文本中得出的推論,經得起獨立存在的證據、新的觀察、其他理論或詮釋的考驗,或可以影響行為的話,那內容分析便是有效的〔13〕。主、次類目擬定後,我們交由專門從事政治科教材教法、華語文研究的五位專家審讀,進行專家效度檢核。專家對主、次類目及其變項逐條考量,提出「適合」、「修改後適合」或「不適合」的評判。根據多數專家的意見,對「修改後適合」的次類目,要求專家給出修改意見,刪除「不適合」之次類目,補充了一些次類目。

  經專家效度檢核之後的內容分析主題類目表如下:

  (表1: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主題類目表〔15〕)

  2、編碼員間信度

  信度是指一種測量方法在多次重復試驗過程中得到相同結果的可能性。當使用人工編碼進行內容分析時,典型的信度類型是「編碼員間信度」。所謂編碼員間信度是指兩位及兩位以上編碼員就測量變量所達成的一致性程度〔14〕。研究者要以測量信度來展示所獲數據的可信任程度,如果測試的結果具有說服力,研究者可以進一步分析數據,否則數據不可靠,難以證明分析有用〔16〕。在不剔除偶然因素的條件下,一致性信度係數大於或等於0.80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可以接受的。有學者認為,交互評分者或編碼員的信度宜達0.85-0.90〔17〕。內容分析法的編碼員間信度檢驗是測度不同編碼者是否能將同一內容歸入相同的類目中。不同編碼員所作歸類的一致性越高,文本分析的信度也越高;一致性越低,文本分析的信度也越低。編碼員間信度檢驗的計算公式和步驟如下:〔18〕
(1)求相互同意值:

  相互比較同意值:Pi = 2M/(N1+N2)
M:彼此同意的項目數
N1:第一編碼員分析之單元主題數
N2:第二編碼員分析之單元主題數

  (2)求平均相互同意值(P)
P=∑Pi/N
N:相互比較的次數
∑Pi全體編碼員間相互比較同意值之和

  (3)求編碼員間信度(R)
R=nP/1+〔(n-1)P〕
n:編碼員的人數

  以下說明本研究內容分析信度檢驗的要求和步驟:

  1、編碼員文化素質不高、培訓不充分、編碼員疲勞等因素會影響信度檢測,選取編碼員時,我們主要考慮如下幾點:(1)綜合素質較高,在研究者闡釋後,能準確領會研究目的,理解各種主次類目的意涵及其具體指向;(2)能認真完成至少半個小時的測試;(3)耐心細緻,認真參加編碼員培訓;(4)其主修專業與本研究相關。

  2、研究者隨機挑選了90年代版、九年一貫版、十二年「國教」版教科書各兩冊,共計6冊;每冊各隨機選擇15個分析單元,共計90個分析單元作為信度檢驗的抽樣文本。編碼原則如下:
(1)在一個分析單元中,如果重復出現次類目中的內容,該分析單元的次類目衹計一次;(2)同一次類目內容如果在不同分析單元出現,每一分析單元計一次;(3)劃計依次類目中的解釋說明進行,不限於說明中列舉的項目;(4)僅以教科書正文作為分析文本,序言、圖表中文字及所附說明文字,十二年「國教」版中的「酷知識」、「廣閱讀」,九年一貫版中的「放大鏡」、「想一想」,90年代統編版中的「注釋」、「作業」等欄目之文字不作為內容分析的文本。

  3、研究者將「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主題類目表」和隨機抽中的文本發給四位編碼員審讀,闡明以上歸類原則和劃計方法,請編碼員就抽中的分析單元依照類目表的主次類目歸類與記錄。

  4、四位編碼員就抽樣文本,依類目表歸類和劃記,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編碼員間信度。本研究之編碼員兩兩間相互同意值如表2所示,平均相互同意值為0.77,編碼員間信度為0.93。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以下逐一量化呈現台灣地區三個時期三個版本,即90年代版、九年一貫版、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所蘊含的國家觀念。

  (一)90年代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90年代版主類目「國土」下「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451,除以分析單元數1158,可得「中國化」比例為38.9%;「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53,除以1158,可得「台灣化」比例為4.6%。以此類推,在主類目「人口」下,「中國化」比例為4.7%,「台灣化」比例為0.05%;「文化」主類目下分別為「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比例為25.6%和0.6%;「主權」主類目下「中國化」和「台灣化」分別為0.5%和0.01%。從表3可以看出,90年代版政治教科書四個主類目的國家觀念,「中國化」都要遠高於「台灣化」。如果將各主類目「中國化」比例減去「台灣化」比例而後所得各值相加,則合計為64.4%。因此,90年代版政治教科書「中國化」國家觀念鮮明,「台灣化」色彩不明顯,學生受到較為強烈的「一個中國」國家觀念教育。雖然李登輝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權力穩固之後頻繁地提出各種形式的「兩國論」,如1994年《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鼓吹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兩個國際法人」等謬論〔19〕,甚至於1997年出版了充滿「台獨」色彩的《認識台灣》教科書,但這一時期的政治教科書尚未被修改,延續了兩蔣時期一個中國的論述。
(二)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主類目「國土」下「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62,除以分析單元數730,可得「中國化」比例為22.2%;「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31,除以730,可得「台灣化」比例為17.9%。以此類推,在主類目「人口」下,「中國化」比例為2.6%,「台灣化」比例為6.5%;在主類目「文化」下,「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比例分別為13.2%和16.0%;在主類目「主權」下,「中國化」和「台灣化」次類目比例分別為0.4%和1.9%。從表4可以看出,九年一貫版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衹有「國土」維度「中國化」高於「台灣化」。如果將各維度「中國化」的比例減去「台灣化」的比例,然後所得各項相加,則合計為負值的-3.9%。與90年代版相比,教科書中的「台灣化」已經超過了「中國化」,教科書「台灣認同」的國家觀念凸顯出來。這一版本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去中國化」與歷史教科書是同步的,其政治根源是陳水扁當局任命「台獨」分子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趕在民進黨下台前完成了「獨化」教科書的推行〔20〕。

  (三)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國家觀念

  十二年「國教」版「國土」主類目「中國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33,除以分析單元數641,可得「中國化」比例為5.1%;「台灣化」次類目出現的次數為104,除以641,可得「台灣化」比例為16.2%。以此類推,在「人口」主類目下「中國化」次類目比例為6.4%,「台灣化」比例為12.5%;「文化」主類目則分別為4.5%和10.1%;「主權」主類目則分別為0.8%和12.3%。如表5所示,十二年「國教」版國家觀念傾向,四個主類目「台灣化」都要顯著高於「中國化」。如果將各主類目「中國化」比例合計再減去「台灣化」比例合計,則可得一個較大的負值-34.3%。這說明台灣地區十二年「國教」版初中政治教科書的「台灣化」要遠高於「中國化」。在這一版本的教科書里,沒有「一個中國」,幾無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聯結,「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表述隨處可見,「台灣認同觀」得以完全確立。馬英九當局執政八年,在課綱及教科書「再中國化」問題上遲滯和無為〔21〕,蔡英文上台後完全掌控了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議程,出版當下完全「獨化」的教科書也就不難理解了。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通過對台灣地區二十多年來三個時期初中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的定量內容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個主要結論:

  1、從國家觀念各主類目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地區初中政治教科書自上個世紀90年代統編版到目前正在使用的十二年「國教」版,其教科書國家觀念呈現了一個不斷「去中國化」,同時「台灣化」不斷強化的趨勢。

  2、九年一貫版初中政治教科書中「台灣化」的國家觀念已經明顯超過「中國化」,到了十二年「國教」版,教科書中的「台灣認同」已經完全替代「中國認同」。

  3、台灣青年以18歲到29歲為計,出生年份為1993年到2004年之間,其初中階段所習教材正是21世紀初在全台推廣的九年一貫版教科書。鑒於我國各地普遍重視基礎教育,初級中學的政治科教育對學生思想觀念影響較大,本研究認為當下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與九年一貫制初中政治教科書傳播的「台灣化」國家觀念有較緊密的關係。

  4、十二年「國教」初中政治教科書所蘊含的國家觀念幾近完全「台灣化」,「一個中國」蕩然無存,在內外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未來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危機問題可能更為嚴峻。

  (二)政策建議

  基於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幾條政策建議:

  1、鑒於台灣地區政治教科書與歷史教科書一樣普遍存在着「獨化」問題,有必要加強對台灣小學、中學和大學政治類教科書的研究和批判;

  2、台灣地區各學科各學段教科書的「再中國化」修改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應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儘快啟動這項工作。

  3、編寫適合台灣學生閱讀的政治類教輔讀物,重點講好祖國的政治故事,以便將來加強台灣地區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的認同教育,進而強化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認同。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中學政治教科書國家觀念研究」(CAA180240)
註釋:

  〔1〕鄧小冬:《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政策變遷研究——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台灣研究》2020年第4期,第47-56頁。

  〔2〕謝大寧:《台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台灣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3頁。

  〔3〕李理:《去中國化的台灣歷史教科書編纂》,《台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第26-36頁。

  〔4〕石鷗:《論教科書的基本特徵》,《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第92-97頁。

  〔5〕藍順德:《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證分析》,台北:華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第41頁。

  〔6〕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6頁。

  〔7〕 [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8頁。

  〔8〕姚冬琳:《內容分析法在教科書研究中的應用》,《現代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45-48頁。

  〔9〕肖振南:《台灣地區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社會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台灣研究》2020年第6期,第73-81頁。

  〔10〕胡育仁:《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0年,第86頁。

  〔11〕陳盈宏:《解嚴後社會科教科書中國族概念之轉變》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6年,第89-91頁。

  〔12〕 [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21頁。

  〔13〕 [美]Klaus Krippendorff:《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曹永強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365頁。

  〔14〕[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65頁。

  〔15〕肖振南:《台灣地區青年「國家認同」危機與社會教科書國家觀念變遷》,《台灣研究》2020年第6期,第73-81頁。

  〔16〕 [美]Klaus Krippendorff:《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曹永強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296頁。

  〔17〕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增訂十六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442頁。

  〔18〕[美]金伯莉·紐恩多夫:《內容分析方法導論》,李武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第181-186頁。

  〔19〕李鬆林:《台灣政局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29頁。

  〔20〕謝大寧:《台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台灣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3頁。

  〔21〕鄧小冬:《台灣當局「去中國化」政策變遷研究——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台灣研究》2020年第4期,第47-56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郭台銘今後的發展,筆者願意誠摯地建議,郭台銘已經在兩次總統大選中嘗試參與,不論2024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郭台銘應汲取教訓與經驗,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如果2024大選選出的總統不是郭台銘,郭台銘仍可繼續努力,為2028總統大選而努力,如果2024郭台銘勝選,然允諾「只做一任」,將錯失處理台海最關鍵的歷史時刻。由是,郭台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筆者願意鼓勵與祝福之。

    楊雨亭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