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從青少年失業反思責任教育缺失

2023-05-09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shutterstock_1007737042.jpg

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嘢做,是這個社會的常態。企業近年有一種明確的感覺,就是很難請到人,一場疫情下來更加劇了這種狀態。無論是美國、內地還是香港都如此。但同時,全球大部分地區青少年的失業率都高達雙位數,這些青少年不是沒有工作機會,而是不想工作。這不禁令我們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疫後請人難的原因比較容易理解,一方面疫情幾年令一些接近退休的人乾脆提前退休,降低了社會的勞動參與率,這種趨勢不容易迅速改變過來。另一方面主要經濟體都面臨人口萎縮的局面,大規模製造業例如造車早就自動化,但服務業仍然需要人手。

我們一方面說人口萎縮、年輕人少了,但年輕人卻是失業率最高的一群。哪怕香港整體失業率只有3%多一點,基本上是全民就業,但青年組別的失業率仍然有10%左右,主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中學生。這種現象並非香港獨有,全球都呈現這種狀態。

自己的親人也有這樣的例子,我外甥畢業後一直留在家中。學歷不高,也沒有什麼專業技能,但工作機會還是不少的。例如很多大企業都在請一些新手技工,無需經驗,基本上都是入職後才培訓,只要有手有腳而且肯做,基本都會請。這些工作雖然初入職時薪酬不高,但累積幾年經驗之後,香港的藍領其實收入也很不錯。但我發現,年輕人之所以失業,不是因為沒有工作機會,而且他們根本不想做。這不禁令我反思,是否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才令他們失去積極向上的動力呢?

小女正讀小學,少不了要參與現在的校內活動、了解她的學習內容。我認為,相比起我們過往那一代人,現在的中小學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自由、權利,而且非常害怕給他們太大的壓力,就連學習成績都不敢公開,以免大家之間互相競爭。我認為這種做法矯枉過正。久而久之,這些青少年長大之後,會缺乏一種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從小的教育太強調社會要保護他們,但他們對社會的責任呢?我認為這是造成現在一些年輕人寧願賦閒在家也不去工作的原因之一。

shutterstock_607559540.jpg

過往我們的一代人,自小被家庭賦予較大的責任感,特別是男孩子,自小就被灌輸一種要出人頭地,要養育父母的責任。在學校競爭壓力也很大,不僅班級會排名,而且成績差還會被老師公開批評。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羞辱,但知恥近乎勇,過往的人會認為「恥辱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中小學教育,在保護孩子的內心方面是矯枉過正。如果我們因為極個別的人受不住壓力自殘、輕生,而去改變整個教育制度,這種做法是對整一代人的不負責任。凡事有得必有失,我們作出某種改變的時候,在某些方面看起來是「進步」,卻往往忽略了代價,要等代價變得愈來愈大的時候,我們才驚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