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咏紅:中國經濟「長冠效應」顯現

2023-05-15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shutterstock_290761100.jpg

世界衛生組織上星期宣布對冠病疫情「取消關注」,標誌着這場全球大流行病的正式結束,但是對中國來說,三年防疫與封控的消極影響顯然未消散,其長尾效應還可能愈來愈清晰。

醫學專家把冠病對患者健康造成的長期傷害稱為「long covid(長新冠)」,即患者在感染後承受長期痛苦。這種長尾效應也會發生在經濟層面,中國輿論把它稱為「傷痕效應」。人民銀行官員不久前引述調查指出,疫情傷痕效應尚未消退,消費意願尤其是大宗消費需求回升需要時間。

傷痕效應未消退並不可怕,讓人擔憂的是,在疫情開放初期的消費市場升溫只是短暫的報復性反彈,真正的傷痕效應還會持續凸顯。

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四(5月11日)剛公布反映物價走勢的4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中國4月份CPI同比上漲0.1%,創2021年2月以來新低,且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0.4%。這是中國CPI漲幅連續三個月回落。

shutterstock_536687638.jpg

在消費者的感受上,物價漲不起來是件好事,但是從經濟角度看卻是警訊,反映了內需不足,印證消費者的心態已經改變,經三年疫情防控打擊後更希望存錢,對未來的信心也不足。中國當前低迷的青年就業形勢想必也抑制了消費。

中國政府為2023年定下的CPI預期目標漲幅是3%左右,現實與官方預期有不小差距。

同月,CPI的先行指標PPI同比下降3.6%,是連降第七個月下降,降幅連續第四個月擴大,也高於預期。經濟分析師指出,中國雖未進入典型的通縮區間,但「類通縮」的壓力正加劇,非常需要政策發力提振經濟。

眼下,內需不足、經濟欲振乏力的信號表現在各個方面,從宏觀與微觀層面都能觀察到。

比如,上星期公布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的出口增長減緩,進口更是銳減7.9%。我們報社的重慶駐站同事在市面上採訪,景區商販與民宿業者反映,五一假期期間的實況是人流多消費少,與疫情前相比營業額相差至少三成,甚至「還沒有過年的時候、剛放開的時候好」。這個情況表現在官方數據上,就是五一期間全國出行人數較2019年增長19%,但旅遊收入僅增長微不足道的0.66%。



延伸閱讀




中國多地解禁路邊攤 分析:體現經濟轉型「陣痛」




中國CPI漲幅降至兩年多來最低水平


要說到經濟低迷程度的最生動演繹,當屬多個城市紛紛對地攤經濟鬆綁。《華夏時報》本周報道形容,一線城市深圳「打響盤活地攤經濟『第一槍』」,出台新條例明確允許街道辦事處從9月開始,可以根據方便群眾、布局合理、監管有序的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
有中國媒體歸納後指出,北京、上海、杭州、昆明、廈門、成都等地今年都陸續出台對地攤鬆綁的相關規定,並認為這是拜淄博燒烤的「煙火氣」傳導效應所賜。但如果仔細追查時間,就能發現在上述好些城市放寬限制前,淄博燒烤都還沒紅起來,現實更像是各地都不約而同面對為經濟與民生找活路的壓力。
再者,作為互聯網大廠雲集的深圳竟然也委身學起淄博,總讓人感覺有些諷刺。淄博可是三四線城市,淄博憑着燒烤一躍成為全國網紅,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是力爭上遊的勵志故事;反之,連深圳也開始發展地攤經濟,則更讓人感到問題堪虞。
政府能放低身段,允許老百姓擺攤靈活就業或補貼家用,值得肯定,地攤經濟也能起到便民、平抑物價等正面作用,但卻不能指望它拉動宏觀經濟。說到底,地攤經濟只是一種低水平的市場經濟和低水平的開放,中國倘若要靠地攤帶動經濟,反而會凸顯政府缺乏振興經濟的實策。
自從2020年以來,幾乎所有國家都受疫情之苦,而中國是疫情來得最早,嚴防死守的防疫政策實施最久的國家,這意味着中國受到的「長尾效應」有可能更長。在中國防疫鬆綁前,就有專家警告長期封控會造成「長期傷痕」;尤其別忘了疫情前中國經濟增長已開始減速,政策已在轉向,疫後再疊加更為嚴峻的外部形勢、全球經濟低迷與尖銳的中美競爭。
在這個背景下,全球供應鏈在加速重組,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或外國廠商在地緣政治安全考慮下或政治壓力下,將生產陣地移出中國,印度、越南、墨西哥都搶着承接從中國移出的生產業務。蘋果最新旗艦產品iPhone 14去年就在印度生產了。摩根大通估計,到2025年,四分之一的iPhone將在印度生產。
如果中國不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不再是其他國家離不開的市場,其國際影響力也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中國不能承受經濟長期不振的結果。對中國而言,好消息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2%,反之美國經濟展望不佳、美元正貶值,韓國、越南等周邊經濟體的第一季出口更下降超過雙位數。也許在2023年里,大家更需要比拼的不是有多高速的增長,而是誰更能保住元氣。
去年下半年,分析人士就在評論,疫下三年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傷,只是摔一跤或已嚴重骨折?只是做了一場噩夢還是烙下了永久傷痕?進入5月,這個問題又在人們腦海里響起,雖然大家已不是噩夢初醒的驚魂未定,但對未來還有不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