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樂壇為何一蹶不振?

2023-05-29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shutterstock_382107436 (1).jpg

踏入五六月,香港開始邁入悶熱的夏季。許多人晚上在家沒事,一般都會開空調看電視或上網打發時間。我上星期天(5月21日)晚上在家打開電視,赫然看到無綫電視台正播映特備節目《勁歌43年情· 讓音樂高飛》,才察覺《勁歌金曲》這個音樂節目原來正式畫上句號了。

《勁歌金曲》是大部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自從1981年首播以來,一直提供平台給歌手親自上電視台宣傳新歌,成為香港至今最長壽的電視音樂節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歲月,這個節目也適逢其時大受歡迎。只要有一線的歌手現身《勁歌金曲》,該節目就會吸引大批觀眾收看。

至於《勁歌金曲》每年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首金曲和「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等重量級獎項花落誰家,也成為眾多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90年代「四大天王」競爭激烈的時代。當年,各歌手的大批粉絲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現場,紛紛落力為偶像吆喝加油,互比聲勢。那個緊張刺激的情景至今仍為不少香港中年人念念不忘。

可惜物是人非,隨着上一輩天王巨星漸漸淡出,近年香港樂壇在華人以致亞洲地區的影響力急遽下滑,很多港人已不關心香港的流行音樂資訊,《勁歌金曲》的收視率已經多年持續低迷,這次停播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當然,有42年歷史的《勁歌金曲》停播,並不代表無綫電視台放棄了音樂節目。由下星期天同一時間起會改播另一個全新的音樂節目,是否可以令音樂節目起死回生,眼下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香港樂壇依然死氣沉沉。

最近十幾二十年,韓流在亞洲地區風靡一時,再加上中國大陸流行音樂強勢崛起,皆對香港歌壇帶來巨大衝擊。環顧近年的香港樂壇,基本上沒有出現突出的歌手。許多人慨嘆香港樂壇之所以出現如斯凄涼局面,問題在於本地市場太狹窄,難以吸引有音樂才華的年輕人入行、承接和創新香港的流行音樂行業。

香港歌壇的輝煌時代雖然已告一段落,港人對音樂仍然有很大需求,尤其這些年來政治風波和疫情不斷,許多人更需要娛樂舒緩身心。前一段日子,無綫電視台推出為中年人士追夢而設的《中年好聲音》音樂節目,就吸引了大批人報名參加,並在社會引起極大迴響。由於收視理想,無綫電視一早就宣布會推出第二輯節目。

所以近年香港樂壇一蹶不振的原因,最大關鍵或許是業界不團結。按道理,音樂無分國界,應該海納百川。可香港音樂行業的不同機構各有各的商業考慮,壁壘分明。以頒獎活動為例,某些音樂平台跟部分歌手特別友好,便偏心頒獎給對方;某些音樂平台跟一些唱片公司有齟齬就全面杯葛,以致香港至今沒有一個有公信力的音樂競選平台,更不用說大家齊心推動香港樂壇發展了。

不幸地是,自從2019年反修例風波之後,香港陷入嚴重撕裂,整個社會非黃即藍,進一步加速了香港樂壇衰落。

這一邊廂,支持民主派的香港人大力提倡「黃色文化圈」,盲目追捧政治立場接近自己的歌手。《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部分人更全心「寄情」娛樂發泄。走本土路線的男子組合MIRROR,也成為香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偶像團體,除了在港有大批粉絲,更吸引了許多移居海外的港人支持。

另一邊廂,支持政府的港人則一面倒地支持親政府的歌手。這些歌手除了在香港到官方認可,近年不少人進軍中國大陸市場,都受到熱烈歡迎。

客觀而言,歌手各有各的支持者,大家出現良性競爭是很健康的現象。但香港樂壇的最大問題,是大部分歌迷完全不考慮歌手的真正實力,而以政治態度看待歌手。在泛政治化的氛圍之下,部分激進歌迷甚至發起杯葛行動。指摘和抺黑持不同政治立場的歌手,令樂壇分化。香港歌壇的生命力也在一點一點的被蠶食。

按照目前這個勢頭髮展下去,香港粵語歌十幾二十年後很可能就會在華語樂壇中謝幕,廣大粵語歌迷只能回味和傳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粵語歌曲。

樂壇的困境正好是眼下香港社會的縮影。北京實施《港區國安法》三年以來,雖然為香港社會帶來了表面的穩定,但對修補社會和文化撕裂卻無濟於事。正如現在港人非常懷念以前《十大勁歌金曲》的輝煌音樂年代,當十年後香港社會競爭力大幅下降之際,或許港人也會開始緬懷數十年前社會各界齊心團結的獅子山精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香港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包括特別行政區的政治特色。如果香港和深圳前海一模一樣,香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在適當時候,香港也應推行「仁政」;但現在時機成熟了嗎?那是關乎治與亂的選擇,需要實事求是,也需要慎重。

    吳幼珉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