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耶倫訪華是為了賣美債?

2023-07-10
 
AAA

 F0eDtmKXoAAsemk.jpg

美國財長耶倫訪問中國的消息出爐後,資本市場反響熱烈,外界也對她此行會談些什麼充滿好奇。

耶倫是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之後,短短三周內第二位訪問北京的白宮高官。和布林肯兩天一夜的中國之行相比,耶倫的訪華行程長達四天,外界預計她將與多名中國經濟和財經領域官員會面,包括剛剛走馬上任的中國央行黨委書記潘功勝。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告,耶倫此行旨在加強中美在全球宏觀經濟、金融發展等課題上的溝通,並將與中國官員探討如何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以及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在中國互聯網上聲量較大的一派觀點,則認為美國財長此行的最重要目的,是希望中國繼續持有美國國債,乃至買入新發行的美債。有網民戲稱,耶倫的心理活動是:「美債滯銷,幫幫我們!」

此前布林肯訪華時,就有輿論認為美國國債風險是促使他訪華的原因之一。耶倫緊接着布林肯到訪,更堅定了部分評論認為美國是在國債問題上有求於中國,才接二連三地派人前來。

美債規模近年來屢創新高,在6月中旬首次突破32萬億美元(下同,43萬億新元),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145%,比此前預測提早了九年。雖然美國政府再度提高了債務上限,但如果新債券無人接盤,原有債權國繼續拋售,美債依然面臨違約風險。

根據美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中國持有近8700億美元的美債,是僅次於日本的美國第二大債權國。相比之下,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持續拋售美債的俄羅斯,在4月繼續減持4200萬美元,目前持倉僅剩3500萬美元,成為持有美債最少的大國。

有觀點認為,美國若不想讓中國變成下一個「清倉」美債的俄羅斯,就不應再對中國咄咄逼人。還有人建議中國以此為談判籌碼,要求美國降低對華加征關稅。
不過,中美關係專家朱鋒評估,面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降、離岸人民幣交易弱化、進出口壓力上升等難題,中國大幅度增持美債的現實政策空間不存在。

在今年3月之前,中國已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中國的美債持有量在3月短暫增加後,又在4月再度降低。雖然中國有增持美債的實力,但在近年來國際「去美元化」趨勢加劇之際,通過減持美債和增購黃金儲備,加強貨幣體系安全和金融系統穩定,是更為現實的長期考量。

事實上,除了美債,耶倫此行仍有不少值得與中國探討的課題,例如敦促北京加大對陷入困境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減免,以及希望中國央行出手穩住人民幣匯率,避免中美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稱,耶倫訪華期間將與在華美國企業高管會面。外界也預計,她將對中國針對美國存儲晶片巨頭美光科技實施的禁令提出反對意見。隨着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和新制訂的《對外關係法》本月起生效,部分在華外企認為中國市場的風險持續提高,並擔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或制裁。

上述課題不僅牽動美國,對中國也至關重要。在今年中國經濟復蘇乏力、樓市再度惡化之際,海外債務危機勢必加劇國內財政壓力,這令官方對承擔海外貸款損失更加謹慎。而面對內需不足的困境,中國更迫切地吸引外資,希望在維護自身權益和留住投資者之間取得平衡。

儘管美國官員表示不期待耶倫訪華會帶來「重大突破」,但中國大陸和香港股市連日來高開高走,人民幣匯率也應聲回彈,顯示市場仍對這次行程寄予厚望,期待雙方能藉此機會進一步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然而,耶倫訪華前夕,有消息指華盛頓正準備進一步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售高端芯片,北京也出台對鎵和鍺等稀有金屬原材料出口管制令,使中美科技戰再度升溫,也令耶倫此行的氛圍緊張起來。

曾為奧巴馬政府協調中美經濟談判的洛文傑(David Loevinger)指出,美國希望通過此次出訪傳遞出美國「並不意在遏制中國」的信號。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美國前高級貿易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則認為,中方希望美國通過行動證明這一點。

中美兩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你來我往的過招,不會因為高層往來而停止;兩國競爭加劇的長期趨勢,也不會因為雙邊關係短暫回暖而改變。

不過,在可預見的未來里,雙方依然需要彼此合作,共同應對諸多挑戰。就像耶倫上個月在聽證會上所說,美國對中國可以「去風險」,但脫鉤「絕對不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國務院總理李強與耶倫會面時說,中美關係不完全是風雨,經歷過一輪風雨後,一定會見到更多彩虹。即使李強對耶倫說「風雨後見到更多彩虹」,近來更積極放出對歐美企業開放的訊號,但美國仍由對華強硬派左右大局,令美國與盟友就算未至於全面對華脫鈎,惟仍戒備中國發展,相信中美關係近期未必有大幅改善。

    楊華勇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