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璠:從「脫鉤」到「去風險」--措辭改變但本質無異

2023-07-10
 
AAA

 shutterstock_1661459827.jpg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璵璠

「去風險」首先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作為歐洲經濟安全戰略提出,美國隨後迅速接受並鼓吹這一政策表述,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分別在不同場合強調對華「去風險」。「去風險」在措辭上似乎比「脫鈎」更加溫和,對抗性減弱,但本質上迷惑性增強,與「脫鈎」並無差異。

從內涵看,根據美國政府相關言論,「去風險」是要「保護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小部分先進技術」。拜登執政以來,美國「脫鈎」政策的內涵和外延發生變化,從全面「脫鈎」轉變為精準「脫鈎」,着重在高科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上對華豎起「小院高牆」。這與當前美國對「去風險」的定義並無不同。同時,「去風險」概念模糊,迷惑性強,哪些領域存在「風險」將完全由美國定義。近年來,所謂「保護國家安全」早已成為美國維護自身私利的幌子,美國屢次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國企業,中美在金融、投資、人文交流等各領域的正常往來均被納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範疇。

從意圖看,美國欣然接受並積極鼓吹「去風險」,並非是要轉變對華經貿政策,而是為了緩解「脫鈎」政策遭遇的內政外交困境。在國內,美國商界批評政府對華「脫鈎」政策,希望仍與中國保持經貿往來。今年以來蘋果、摩根大通、特斯拉等美國企業的高層紛紛訪華,釋放了美國商界希望繼續拓展在華業務的信號。美國半導體協會(SIA)明確表示,中國是半導體協會的最大市場,儘管美國政府有所謂「國家安全」擔憂,美國半導體企業仍然希望進入中國市場。在外交上,美國盟伴國家對「脫鈎」政策存在顧慮,歐盟提出「去風險」正是希望緩解歐洲各國對「脫鈎」政策的抵觸情緒,發展獨立於美國的對華經濟戰略。因此,美國鼓噪「去風險」,並非要轉變其對華經貿政策,而是要用看似更溫和的措辭來安撫國內商界,協調盟友夥伴,粉飾其遏制中國進一步發展的最終目的。

從近期行動看,美方仍在繼續「脫鈎」做法。在布林肯訪華前夕,美國實施了一系列對華制裁舉措。6月6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辦公室(OFAC)以「同伊朗彈道導彈項目有關聯」為由制裁5家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9日,國土安全部以涉疆問題為由,將2家中國企業列入「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實體清單」。12日,商務部以「採購美國產品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侵犯人權、幫助巴基斯坦研發彈道導彈、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等為由,將31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布林肯訪華期間,也未提及拜登政府會考慮調整特朗普時期美國對中國商品施加的關稅。美國的實際行動表明,無論措辭如何,其對華圍堵、打壓、遏制的戰略沒有改變。

布林肯在訪華後稱,美國「不尋求在經濟上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實現經濟增長和成功」,並提到「對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而言,去風險和脫鈎存在極大的差別」。美國似乎在措辭上表現出希望中美關係向好和國際經濟貿易秩序改善的一面,但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去風險」能否推進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減輕第三方國家選邊站隊的壓力,還需繼續觀察美國的行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