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 50載聯合人情味 由貨櫃歲月走到雙子塔

2023-12-07
 
AAA

image001.png
 70年代的觀塘,工廠林立,亦設有徙置區,生活環境並不理想,聯合醫院就在此背景下誕生,守護居民健康。

時光荏苒,過去半世紀,觀塘由徙置區變成商廈林立,基督教聯合醫院亦「大變身」,大型擴建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醫院不斷發展,很多舊地已經再看不見;但一班「聯合人」的記憶依然歷久常新。聯合醫院今年踏入50周年,回首過去,最值得細味的就是那份至今仍濃厚的人情味及聯合精神。

50年前,聯合醫院剛成立,當時仍然是補助醫院,資源相對缺乏,來到工作的是一班願意服務貧苦大眾的有志之士。當年有不少外國傳教士醫生看到觀塘苦況,都不介意酬勞,選擇離鄉別井,來到觀塘服務居民。當中更有醫生願意走出醫院,走入當時環境並不理想的工廠區,了解工人工作和生活,思考如何為他們提供更佳治療,身體力行發揚聯合秉持的「無牆醫院」理念。

image002.png
 以往的護士學生都被俗稱為「紅衫魚」,皆因其紅色學生制服。

image003.png
當年的聯合醫院女工曾照顧過一位護士學生;今天這位學生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護士,反過來照顧已退休的女工。

當時醫院細,大家工作互相補位,聯合人的人情味由此而生,大家都願意為對方和病人多行一步。曾經有一位只是負責縫製病人被服的女工,眼見一位「紅衫魚」(意指身穿紅色制服的護士學生)悶悶不樂,上前細問下知道因由,原來因為身形穿起制服不稱身,怕被別人取笑,逐漸失去自信。於是女工特別為她親自縫製一件新的學生制服。雖然並不是救急扶危的大事,但微小溫馨的小事,更教人窩心。今天,這位「紅衫魚」已經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護士,還肩負培訓護士的工作,更倒過來照顧這一位已經老邁的退休女工。

image004.png
 聯合醫院曾經於80年代設有貨櫃,就是當時中大醫學院的「教學基地」。

早在80年代,聯合醫院已經是中文大學醫學院第一代「教學基地」。雖然當時聯合醫院資源缺乏,但為了支持醫學生教學,當時不少醫生亦盡力在兼顧治理病人的同時,工餘時間為一眾醫學生提供教學及實習。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當時設於醫院的課室,就是兩個大貨櫃,兩個貨櫃培育出來的醫生,時至今日,已是業界翹楚。

VS--YouTube--4’24”.jpg

當年的貨櫃就坐落於現時P座後,面向新日間醫護大樓地盤。透過這個大型擴建計劃,將來會有俗稱「雙子塔」的新日間醫護大樓,以及S座設有新翼等;聯合醫院除了能全方位加強臨床服務,亦希望透過多元化專業培訓及教學,加強員工綜合臨床培訓,將來有新硬件及一系列新科技配合,提升培訓及教學質素,吸引更多醫護人才及海外人才到醫院服務,期望他們能感染到聯合醫院的文化,讓聯合精神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50年來,聯合醫院宣揚無牆醫院理念,除了是發展社康護理服務的先行者,不少其他專科醫護人員都願意多行一步,走出社區服務有需要的居民。同時,不少區內熱心街坊和醫院的密切合作伙伴,亦會走進來醫院當義工,醫院與社區聯繫十分緊密,充滿着濃厚人情味。

邁向新一個50年,聯合醫院會繼續致力發展成為關愛型智慧醫院,結合創新元素以及傳承下來的聯合文化,更好照顧居民,守護社區健康。

想了解更多「貨櫃歲月」、哪位醫生由「貨櫃」走出來?請即收看《聯合尋人記 - 貨櫃裡的聯合學臣》:https://youtu.be/w1k2sIcWtHs

更多充滿人情味和聯合文化的醫院故事,一一透過五集聯合醫院50周年特輯《聯合尋人記》就能夠細味: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5diz3Oh4nQdOTtheiTZ_LQDhfZoPWa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