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溫和泛民的反撲

2017-03-06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demoa.jpg
溫和民主派應理性溝通為本,與民共議。(文匯報資料圖片)

早於上兩屆立法會,議會內幾位少數激進反對派經常在議會用非常手段,如拉布,衝出座位破壞秩序,在議會進行抗爭。但礙於民意壓力,溫和泛民既不能公開表達不滿,有時更被迫跟著激進派鼻子走,參與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版權修訂條例及醫委會改革,激進派與網民裡應外合,迫使溫和泛民也參與拉布,亦令公民黨在一個議案出現三個不同的投票立場的尷尬情況。去年九月,激進派更於上年的立法會選舉更奪到多個議席,勢頭一時無兩。惜游梁兩隻「小學雞」在宣誓事件連番出醜,更被法庭取消資格後,頓時變得死寂。 

近年激進派早已黔驢技窮,粗野行為除了只作政治表態外,作用甚微。觀乎鄭松泰倒插國旗、陳志全動輒拉布、朱凱迪自詡正義,以至近日梁國雄入選特首,不但迴響不大,反惹來市民反感。歸根究柢,自佔領之亂以來,黃藍對疊,撕裂日深,大多市民早已厭惡政客以私利凌駕社會整體利益,社會停滯不前。不少人慨嘆,昔日民主建制兩派,雖有針鋒相對,但仍存有和而不同的議政風貌。 

遙想七年前,何俊仁、劉慧卿、張文光敢於冒上「民主叛徒」之風險,與曾蔭權班子、中聯辦之官員不計前嫌,以溝通緩和對立,用討論修補撕裂,終克服阻力,通過政改方案,令民主進程得以向前邁進。此例正好好說明,溫和民主派在議會光譜上,理應有其角色-特別在群魔亂舞的年代,溫和泛民若以理性溝通為本,與民共議,切實行事,比起種種激烈行為,相信在公民社會可以大力反撲。民主黨今屆能在立會中取得七席,足證溫和泛民勢力獲取市民廣泛認可。 

倘若溫和泛民是綠葉,下任特首的班子便是牡丹。要產生良好的「光合作用」,各個持份者不能獨善其身。梁特在任五年,民生功績有餘,理性討論不足,社會矛盾加劇。近日社會各界為曾蔭權撰寫求情信顯示,各人懷緬一個能團結大多數、面對困難但敢於迎難而上的特首。除需要溫和泛民議員的通力合作外,展望下任特首選舉,選委需深思熟慮,選出一個民心所向的特首,讓香港這夥東方之珠,繼續在世人眼中,璀璨如昔。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