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權:灣仔鬧市中的醫院山

2017-03-30
陳天權
自由撰稿人
 
AAA

HOS1A.jpg
律敦治醫院灣仔道入口未拆卸前的樣貌,左下角有船錨標誌。(作者提供)

律敦治醫院在灣仔道入口的舊拱門去年底被拆去,引起市民關注文物保育問題。據院方表示,拆卸原因是設置升降機和扶手電梯,此入口將封閉至明年中,完工後會重置拱門。屆時會將變成怎樣不得而知,但我希望原本刻在拱門腳的歷史痕跡能夠保留下來。

海員和海軍醫院

該院所在的山丘在皇后大道東與灣仔道交界,與鬧市僅一箭之遙。早在1843年,外科醫生Peter Young獲渣甸洋行資助和港府撥地在此建立海員醫院(Seamen’s Hospital),為海員治病。哈蘭醫生(Dr. William A. Harland)曾在此醫院以哥羅芳(chloroform)為病人進行麻醉,施行香港首宗截肢手術。1853年他受聘為殖民地醫官,但可惜在1858年感染熱病去世,終年39歲。

到了1873年,海員醫院因經費短缺而停辦。皇家海軍沽售醫療船HMS Melville,將所得資金購入海員醫院,改為皇家海軍醫院(Royal Naval Hospital)。醫院所在的山丘命名為沙維爾山(Mount Shadwell),紀念英國駐華總司令兼海軍中將(Vice-Admiral)沙維爾(Charles Frederick Alexander Shadwell),不過一般市民習慣稱之為「醫院山」。

1931年皇家海軍在海軍醫院對面的山丘興建一座傳染病醫院,並將此山命名為巴里士山(Mount Parish),紀念當時駐港的海軍司令巴里士(John Edward Parish)准將。二戰時海軍醫院受到嚴重破壞不能再用,傳染病醫院亦在戰後被拆卸了。

肺癆療養院

戰後人口增加,結核病(tuberculosis,俗稱肺癆)肆虐。居港印度人律敦治(Jehangir Hormusjee Ruttonjee)有見自己的長女Tehmi Ruttonjee-Desai患肺癆於1943年逝世,於是聯同周錫年、顏成坤、岑維休、李耀祥、胡兆熾和賓臣等人於1948年成立香港防癆會,以提高大眾對肺癆的警覺性。

政府將海軍醫院舊址交予防癆會改建為肺癆病療養院,律敦治捐出80萬元支付部分修復費用,命名為律敦治療養院(Ruttonjee Sanatorium),1949年由總督葛亮洪主持開幕,提供120張病床。

當時香港缺乏肺癆病的醫護人員,律敦治向愛爾蘭的聖高龍龐女修會(Missionary Sisters of St. Columban)求助,派出醫生和護士到來照顧傳染性高的病人。這批年輕修女在區桂蘭修女(Sister Mary Aquinas,又譯區貴雅或亞規納修女)帶領下,負責療養院的運作。其時區桂蘭修女年僅30歲,畢業於都柏林大學醫學系,研究領域包括結核菌的抗藥特性、結核病復發患者的治療,和抗癆病藥物的副作用等,對此病富有經驗。

據1949年統計,患結核病而死亡有2,611宗,以當時的人口,每10,000人便有14人死亡。區桂蘭修女建議成立另一所療養院,給出院病人休養。政府撥出灣仔半山肇輝臺一幅土地給防癆會興建新的院所,1956年落成,名為「傅麗儀療養院」(Freni Memorial Convalescent Home),提供110張病床。傅麗儀(Freni Rusy Shroff)是律敦治另一女兒,1953年死於癌症。

區桂蘭修女擔任律敦治療養院院長期間,患結核病的人數逐年下降。她於1978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1980年獲頒英帝國官佐勳章(OBE),以肯定其功績。1985年她在任內逝世,終年66歲,由同是醫生專業的紀寶儀修女(Sister Mary Gabriel)接任。區桂蘭修女為香港奉獻大半生,去世後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陪伴她還有聖高龍龐修會其他修女和神父。

HOS2.jpg
區桂蘭修女擔任律敦治療養院院長36年,逝世後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

巴斯人律敦治

隨着肺癆病受到控制,律敦治療養院於1991年重建為全科醫院,名為「律敦治醫院」(Ruttonjee Hospital),今為醫管局港島東聯網的醫院。據網頁介紹:「醫院具有超過170年歷史,曾用作海員及軍事醫院,後期專門為肺結核病患者提供服務。1991年正式成為一間全科醫院。」只有寥寥幾句,並沒有提及律敦治為何許人。

律敦治為巴斯人,即生活於印度的拜火教徒。1892年,12歲的他跟母親來港,入讀皇仁書院。畢業後隨父親從事洋酒和食物生意,1913年繼承父業,之後涉足地產。1931年他在深井建立香港第一間啤酒廠,1948年以600萬元售予菲律賓的生力啤酒公司。律敦治斥資興建傅麗儀療養院後不久,1960年與世長辭,享年80歲,下葬跑馬地的巴斯墳場。

律敦治醫院大堂安放了一塊牌匾紀念他,說他「於一九四九年慷慨捐贈大筆善款給予香港防癆會,作為設立律敦治療養院,專門治療肺結核病,此病於當時異常猖獗。律敦治療養院於律敦治醫院建成後,於一九九二年正式拆卸。」

HOS3.jpg
律敦治醫院大堂一塊紀念律敦治的牌匾

醫院舊物

香港防癆會現名「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1951年落成的大樓仍屹立於皇后大道東。這座三層高的包浩斯式樓房見證香港治療肺癆歷史,除了用作辦事處外,樓上曾供修女居住,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在律敦治醫院平台花園擺放了一座麻石雕飾,那是皇家海軍醫院的遺物,原置於皇后大道東入口。相同的石躉還有一座,擺放在肇輝台的傅麗儀護理安老院。兩座古物都沒有文字牌介紹,絕大部分人不知其來歷。

沿醫院山外圍的皇后大道東行走,可見麻石牆上留下三塊海軍界石,都有皇家海軍的船錨標誌。在灣仔道入口的拱門門腳亦見同樣標誌的刻石,但被水泥遮蔽了部分。

另外在巴里士山腳保留了一塊獨立界石,上面清楚見到7(編號)、船錨和1905(年份),可見此山過去亦屬於皇家海軍。1954年政府將此山撥給耶穌會興建香港華仁書院新校舍,1955年啟用。自此,沙維爾山和巴里士山的名稱沒有在地圖顯示。前者曾先後出現多間醫院,作為醫療用途至今未變,但現在大多數人只認識律敦治醫院,其前身的歷史已隨風飄逝了。

 

圖片:作者提供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