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國偉:《長策》公私營房屋比例須調整

2018-01-02
招國偉
公屋聯會總幹事
 
AAA

hosuing1.jpg

最近,政府公佈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目標,推算在2018/19至2027/28年度的十年期間,房屋供應目標仍維持在46萬間,公私營房屋比例繼續維持在60:40,《長策》目標及比例並無因公營房屋嚴重短缺問題而作出絲毫改變,是令人失望的。 

公營房屋的短缺不應只著眼於未來5年的建屋量,過去幾年的“欠帳”也未有交待。政府每年更新長遠房屋的需求推算,逐年延展十年房屋供應目標,但過去的“欠帳”正是實在的房屋需求累積,即使未來能夠達標,但“舊債”也總得要清還,所以筆者認為《長策》的推算並未考慮周詳。

追回“欠帳”幾近無望

筆者嘗試計一計這筆欠帳。《長遠房屋策略》自2014年12月公佈起,經過了三年時間,最早推算為2015/16至2024/25年度為期十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是48萬間,及後減至目前的46萬間,數目不升反跌,已令人感到相當疑惑。而過去了的2015/16及2016/17年度,合共實際已興建的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數目約為2.9萬間,欠帳約2.7萬間(兩年期的目標應為5.6萬間)。另一方面,從房委會最新公佈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中,在2017/18至2021/22年度的五年期間,公屋供應量預計約為7.3萬間,資助出售房屋約為2.3萬間,合共9.6萬間,與《長策》五年目標的14萬間,有4.4萬間的差距。 

從上述的數字分析,粗略估算在首份《長策》公佈起十年期中,到第七年即2015/16至2021/22年,公營房屋的欠帳估計高達7.1萬間,即如要在十年內公營房屋供應要達標,在餘下最後三年內每年平均供應約5.2萬間,難度相當大,近乎不可能的任務,相信很大程度達不了標。 

公私營房屋應調整至七三比

反觀私人樓宇供應方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2015年私人住宅單位的落成量為11,280個,而2016年為14,600,雖然仍與《長策》目標有落差,但卻有明顯的升幅,差距收窄。而且,政府表示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量約9.7萬間,基本已達標,甚或超標。這種“重私營,輕公營”的房屋施政方針顯然易見。筆者建議,應把日後《長策》的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至70:30,更多的傾斜於解決公營房屋問題。比例的調動將令公營房屋的供應量增加,並意味著日後更多的私營土地撥予發展公營房屋。而撥出的百分之十建議可用作興建更多資助出售房屋,既豐富了特首林鄭月娥提出重建置業階梯的施政理念,促進房屋流轉,同時在樓價瘋狂上升的情況下,由政府提供更多可負擔的房屋單位,令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相信能更好地回應市民的訴求。 

當然,調整比例只能為公營房屋供應起到“止咳”的作用,要解決癥結問題,增加土地供應才是王道辦法,但未知還須等待多久,市民還能繼續等下去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展望九月份市況,由於8月12日悉售的油塘新盤親海駅II於月內只註冊了當中的257宗買賣,即仍有約369宗成交將落入九月份的登記數內,連同八月下旬其他銷售的新盤計算,雖然九月初為一手推盤的空窗期,但筆者預料整個九月份的一手私宅買賣登記仍有力上試950宗至一千宗水平,按月料反彈三至四成,有望轉跌為升。

    陳海潮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