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觀電影《芳華》反思戰爭:能戰方能止戰

2018-01-03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fang1.jpg
《芳華》的上映時間由原定的9月推遲到12月。(《芳華》電影劇照)

聖誕假期間,筆者觀賞了在內地引起極大迴響的電影《芳華》,看完之後久久不能釋懷。電影的話題非常沉重,故事背景貫穿文革、中越戰爭和改革開放等重大事件,充分反映了普通人在時代大潮中的無奈與悲哀,也通過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苦難的歷史,令人更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據說因為擔心中越戰爭中的軍人在10月召開的十九大前鬧事,因此《芳華》的上映時間由原定的9月推遲到12月。說起這場戰爭,筆者也算是與之有過一點淵源。爆發於1979年初的中越戰爭雖然僅歷時一個月便結束,但此後零星的邊境衝突卻持續了10年之久,中方輪流投入各大軍區的兵力,以保持戰鬥力兼收鍛煉之效。在蘭州軍區負責前線作戰時,筆者正好在蘭州讀小學,記得曾不止一次有殘疾軍人前來學校介紹戰事,當時具體說了什麼,現在已經沒有一點印象,但是還記得活動結束後,會號召大家捐款,筆者也曾響應。 

當時中國本就不富裕,蘭州更是窮困地區,小學生每天的零用錢不過幾毛甚至幾分,一間學校一次估計最多可能也就募捐到數十元,約為當時蘭州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現在想來,連小學生的這點微不足道的零用錢也不放過,可見當時政府對於殘疾軍人的支援真的非常有限。而這也是《芳華》最為敏感之處,電影的主人公同樣是殘疾軍人,雖然被評為戰鬥英雄,但是戰後卻得不到撫卹善待,生活潦倒毫無尊嚴可言,就連城管也能隨意欺壓他。 

戰爭一定會有傷亡,對於傷亡者本身和家庭都是無法彌補的傷痛,所以古今中外的反戰聲音從未停息,但事與願違的是世界上的戰爭也是從未停止過。幸運的是,中國自對越戰爭以後,再也沒有爆發過戰爭,不幸的是,中國面臨的戰爭風險始終存在。從東北的朝鮮半島、到東面的釣魚島和台海、到南面的南海、西南的中印邊境,都不太平,西北則面臨恐怖襲擊等非傳統戰爭的威脅,北面的俄羅斯和中國也是面和心不和。 

開戰實屬逼不得已

每次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有矛盾,國內總有聲音高呼出兵,認為只要兵臨城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誠然,如果只是一對一,周邊除了俄羅斯沒有一個是中國的對手,但如果和每一個對手都開戰,結果必定是中國吃大虧。相信這就是為何中國總是以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其成果雖然這沒有戰爭這麼直接和顯著,但成本卻是最小的,故孫子兵法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既然是不得已才要攻城,那麼可見當年中國除了出兵之外,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對付越南了。原因無他,要做到伐謀與伐交,本身必須有相當的實力,這樣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文革後的中國百廢待興,再加上已經積貧積弱了上百年,就連小小的越南也不把中國放在眼裡,不戰根本無法令越南屈服。所以中國是次雖然戰勝了越南,但其實反映的是中國國力的衰退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增軍費為尋求和平 

但今天則已經完全不同,現在中國的國力已經可以做到不怒自威,周邊即使有人想搞事,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們知道惹惱中國的下場。面對真的敢於挑釁的國家,中國也有辦法通過戰爭以外的手段出手教訓。比如幾年前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後,中國又重新奪回本已處於菲律賓實際控制下的黃岩島,令菲律賓賠了夫人又折兵。又比如去年中的中印邊境對峙事件,中國本來只不過計劃在洞郎地區修公路以便巡邏,受到印度阻撓後,中國乾脆在洞朗永久駐軍,令印度蒙受更大的威脅。經過這兩次事件後,相信周邊再無人敢於輕易尋釁。 

要做到這一切,都必須有強大的國力、軍力支撐,所以中國的軍費開支不可能少。到底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更划算,還是戰爭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更划算,相信任何人都知道答案。《芳華》中主人公因戰爭致殘的悲劇,在中國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生過了,但在美國卻從未間斷,這是因為中國人相信「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所以,中國軍費連年增長,並不意味著好戰,反而是愛好和平的表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日前陪內地來港朋友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看展,在演講廳前被工作人員熱情邀約觀看免費的電影《金門銀光夢》。影片是十年前拍攝的講述第一位華人女導演伍錦霞的歷程,隨着影片的播放,我們完全沉浸在這部紀錄片的情景中。

    薩日朗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