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看《梅艷芳》不只緬懷過去 還要將精神延續

2021-11-24
簡永哲
時事評論員
 
AAA

 25.jpg

(電影《梅艷芳》宣傳照)

電影《梅艷芳》本地票房一周已衝破2,000萬港元,勢成為本年度最賣座香港電影。在香港,梅艷芳傳記片其實不需鋪天蓋地式宣傳,因為無論電影拍成怎樣,筆者相信見證過八、九十年代本地娛樂圈輝煌歲月的港人,是緬懷過去也好,是重拾集體回憶也好,都會乖乖自掏腰包入場。
最重要,還是因為梅艷芳。
十八年了,我們都不捨得。不捨得那看破紅塵的低沉嗓子;不捨得那歷練滄海的忘我演技;不捨得那義無反顧的豪邁真性;最不捨得她芳華正茂的驟然離開。
幸運地,梁樂民導演總算交足功課。縱使電影在爭議聲中上畫,有說演員王丹妮、劉俊謙壓不住場,有說那個叫後藤(影射近藤真彦)的應是渣男之渣,有說欠了梅媽、梅啟明等遺產界KOL,少了點娛樂性云云。但單看導演與他的美術團隊,將七八十年代景物細緻無遺地高度還原,無論是彌敦道的燈火霓虹,尖東海傍和荔園的往日情懷,都如同真的一樣。那份嚴謹和一絲不苟,便足以教人敬服。至於導演選擇性地放棄某些情節,原因你我心知肚明。再者,若要將所有人生經歷毫無保留地搬進來,又有失戲劇的本意。
電影開頭有如影像版維基百科,四平八穩地記載梅姐前半生,由四歲跟家姐梅愛芳到荔園賣唱,隨後到舞廳、酒廊打滾,再因參加華星新秀歌唱比賽奪冠入行。初段節奏較輕鬆明快,簡單交代了梅姐的成長背景,讓觀眾理解為何她擁有如此獨特個性。影帝影后級人馬白只、袁富華、楊千嬅等先後穿插其中,帶來不少笑料「前菜」。而觀眾亦感覺到,沉重的「主菜」將排山倒海而來。
筆者比較眼淺,在梅艷芳第一次入錄音室唱《心債》時,淚腺已不爭氣地宣佈失守。好一句明明用盡努力事事不計,萬般癡心卻等於枉費,一個新人能恰到好處唱出那份無力感,相信沒幾多港人不受感動。事實上,梅艷芳當年首度正式錄歌,作曲的顧嘉煇與填詞的黃霑特意上錄音室想協助她,結果見證她「一take過」完成,黃霑曾在演唱會公開證實這件事。
梅姐的癡心,錯付在幾段無疾而終的情緣,到最後患上頑疾,賭氣說要嫁給舞台作別,又再次觸動觀眾情緒。2003年實在太多不快事不想記起,沙士來襲及政治低氣壓外,哥哥、林振強及梅姐相繼離世。觀眾在銀幕看到梅姐的告別式,難免觸景傷情。諷刺地,今日我們又戴着口罩,重溫這段慘痛回憶。
梅姐留下的,不只永遠纏着的思念,還有時代終結的欷歔。她成長於百業待興的七十年代,機會處處,只要肯捱肯拚,總有出頭天;加上當年人才輩出,提攜後輩又是那麼天經地義,「香港女兒」就在這些配套下快速成長。大膽說,若然梅姐當年沒有劉培基、黎小田、蘇孝良或何冠昌等人扶持,縱有天賦,也未必能成就傳奇。換句話說,她除了是當代流行文化的符號,也是見證歲月變遷的一面鏡。
過去,我們可以緬懷。將來,卻不能不展望。與其爭論為何沒有下一個梅艷芳出現,倒不如換個積極方法想,如何令娛樂事業壯大?我們未必需要擁有像梅姐、哥哥等天皇巨星,但具有質素的影視、音樂抑或舞台劇製作,總對需要更多。這亦有賴各方面配合,包括提供多些機遇予有潛質新人,開放多些表演平台,培育更多幕後精英等。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投放更多資源給創意產業,讓有心人製作更多有水準的電影與音樂。

另外,還有十分重要的是演藝界的風氣、同行間的義氣。電影中不止一次提及,作為前輩,是很應份提攜後輩的,哪管是財政上或是身體力行。特別是社會經歷過撕裂,一些舊有價值觀亦應重新確立,攜手創造更好的未來。
只有這樣,梅艷芳的精神才可長存永固,亦相信是梁導演拍此片的初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電影《梅艷芳》,「喊位」一個接一個,一些年長觀眾,特別是60多歲至70歲左右的長者,感動至深,啜泣至多,因為他們很多都是陪着梅艷芳成長

    鄭明仁  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