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權:加多利山的包浩斯建築群

2018-01-17
陳天權
自由撰稿人
 
AAA

HIS.jpg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因擁有數以千計的白色樓房而享有「白城」之名,它們大都建於1930年代,屬早期現代建築,又稱包浩斯風格(Bauhaus)。由於數量多而風格統一,故在200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香港也有「縮小版」的包浩斯住宅建築群,地點就在何文田的加多利山(Kadoorie Hill)。

街道命名的由來

加多利山上有兩條街道,名為「嘉道理道」(Kadoorie Avenue)和「布力架街」(Braga Circuit),紀念開發加多利山兩位人物。一位是建新營造有限公司(Hong Kong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大股東艾利嘉道理(Elle Kadoorie,1865-1944年),另一位是該公司主席布力架(Jose Pedro Braga,1871-1944年)。

祖籍巴格達的艾利嘉道理於1880年由孟賣來到遠東,其後與弟弟艾利斯(Ellis Kadoorie,1866-1922年)一起創業。他們先後購入香港大酒店、山頂纜車和中華電力的股份,成為大股東。艾利斯終身未娶,艾利有兩名兒子,名為羅蘭士(Lawrence,1899-1993年)和賀理士(Horace,1902-1995年),後來繼承家族事業。

Bm1.jpg

布力架是在港出生的葡籍人士,年輕時曾任職記者,其後經營印刷公司。1927年他被委任為潔淨局成員,1929年擔任立法局首位葡籍非官守議員,是當時的葡人領袖。1930年他被委任為建新營造有限公司主席,主力發展加多利山住宅項目。

低密度洋樓

原稱「大石鼓」,位於九龍太子道、亞皆老街和窩打老道之間。這區昔日杳無人煙,自從英王子道(今太子道西)於1924年通車後,開始有商人在九龍塘和何文田興建花園城市,吸引較富裕人士居住。區內亦陸續出現社區設施,如九龍醫院(1925年)、拔萃男書院(1926年)、喇沙書院(1932年)、聖德肋撒堂(1932年)、英皇佐治五世學校(1936年)和瑪利諾修院學校(1937年)等,當時主要為外籍人士而設。

1922年由外商成立的建新營造有限公司,最初主要做土木工程,其後看好九龍的發展潛力。在艾利嘉道理和何東的注資下,1931年11月以326,000元在公開賣地中投得大石鼓這個荒山,面積約30英畝,興建低密度的花園城市。

經過開山劈石、填平山谷,1937年中首批樓房落成,包括3幢洋房(houses)、1座平房(bungalow)和6幢半相連的洋房(semi-detached houses)。全屋裝了冷氣,套房連有浴室,在當時來說屬豪華府第。

1941年12月,34幢洋房與聖佐治閣13個單位(apartments)相繼入伙。然而香港隨即被日軍佔領,加多利山的物業亦被佔據。戰爭結束後輪到英軍入住,1946年才轉為民用,黃埔船塢、怡和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行、通用電氣公司和中國海關等相繼租住山上物業。

50年代加多利山再度開發,根據1959年底的地租登記冊記錄,共有洋房57座,另外聖佐治閣有35個單位。這些洋房均以白色為主,設計簡約,沒加裝飾,部分展現流線型美學元素,成為具有包浩斯風格的住宅群,在香港近代建築史上佔一席位,可是沒有被古蹟辦列入評級名單。

Bm2.jpg

今天山上景貌

戰後山上的住客主要來自企業、貿易、船務和航空業,反映當時香港經濟開始轉型。1984年,124幢洋房中共有80幢由國際企業租住。之後開始有演藝界人士遷入,而華人住戶亦逐漸增多,如今約佔六成。有些租客頗為長情,一住便超過30年。

加多利山原本一片荒蕪,如今綠樹林蔭,環境清幽。這源於1940年有公司股東提出在屋苑主要通道兩旁植樹,形成林蔭大道,昔日是居民上山「郊遊」或晨運的常到地點。

加多利山的房屋只租不賣,故一直保持原來的低密度風貌,十年如一日。每次有樓房裝修,才引進新的設施。靠近拔萃男書院的一方屹立3幢6層高的住宅大廈,有別於其他低矮洋房。該地段原屬於拔萃男書院,早年該校因財政拮据而將一幅土地售予嘉道理家族。這土地容許興建高樓大廈,所以建了與眾不同的聖佐治閣,是山上罕有的分層住宅單位。不過聖佐治閣正計劃拆卸重建,變成4幢6層高的住宅大廈。

中電總部大樓

在加多利山南面山腳(亞皆老街139-147號)有一座5層高的中電總部大樓,中央屹立高聳的鐘樓,左右有兩翼伸展。立面有垂直線條設計,加上梯級狀的屋頂和插上一支旗桿,帶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

中華電力於1921年建成鶴園發電廠後,很快便不足以應付急增的電力需求。除了加建廠房外,又購入加利多山腳一幅土地興建新總部大樓,1940年落成,集合行政和管理業務,標誌着中電發展登上新的台階。負責設計大樓的建築師為關永康(演活「蘇絲黃」的電影明星關南施的父親),他受僱於Davies, Brooke & Gran建築師事務所,這是他在香港僅存的作品,亦是亞皆老街的著名地標。

總部大樓西鄰原有兩幢3層高的公寓,名為「聖佐治住宅大廈」(St. George’s Mansions),1941年建成,同樣由關永康設計。大廈一梯兩伙,共6個單位,每個單位有6個房間連客飯廳,並有臨街大露台,供中電高層職員居住。隨着供電需求增加,中電總部大樓不敷應用,1968年收回大廈,加建天橋連接總部大樓,一併作為中電的辦公室。

2001年中電獲屋宇署批准重建該處物業,但古蹟辦專家於2009年建議將總部大樓評為最高級別的一級歷史建築,令重建計劃受阻,中電為此提出反對。發展局其後與中電進行磋商,中電答應只拆卸聖佐治住宅大廈,保留總部大樓,用作設立兩間博物館,以電力和香港社會發展為主題,開放給市民參觀。當局則允許中電在聖佐治住宅大廈位置重建3幢25層高的大廈,總地積比率由5倍放寬至5.5倍,高度限制由80米放寬至100米,以補償因保育總部大樓而損失的樓面面積。這是當局利用放寬高度限制和地積比率而進行建築文物保育的其中一個項目。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