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王志民的「行埋論」為何全城熱議

2018-01-24
東尼
媒體工作者
 
AAA

locpg1.jpg

近日,中聯辦與特區政府的關係再度成為城中新聞焦點。 

皆因中聯辦王志民主任14日在一個場合發表了「中西環行埋一起幾好」的言論,並且表示這是他與特首林鄭月娥的共同心聲。林鄭也隨後承認上任後與中聯辦保持緊密互動,但強調屬於高度自治的事務由港府負責,所謂「西環治港」只是「有心人」上綱上線的說法。 

隨後,《人民日報》海外版也發表文章,形容王志民這句話「簡單直白,亦生動形象」,更講出了一個基本道理:代表中央政府的中聯辦與特區政府,應有高效互動、緊密合作,這是必要和有益的。該文章被香港多個主要媒體轉載引用。 

「神秘」使其與社會形成距離 

儘管當事人一再說明,但時值立法會補選剛剛鳴哨開波,「西環治港」的說法仍為部分傳媒所渲染,甚至質疑王志民的說法已違反《基本法》所寫明的「一國兩制」國策。 

筆者必需指出,回歸已經20年,香港社會仍深以為「西環治港」是個大問題,首先凸顯基本法教育及「一國兩制」推廣的失敗;其次,也凸顯了中聯辦長期以來用「充滿神秘而低度透明」的形象示人並不討好且有副作用。不但與香港普羅大眾形成了陌生的距離,一言一行被視為充滿「政治敏感性」,成為「有心人」抹黑的創作空間,更無法在十九大下的新國策藍圖中,協調中央與香港的角色,準確把握「一國兩制」的國策。 

中聯辦需調整角色 

中聯辦的角色是「一國兩制」下無法迴避的結構性問題,特區政府固然要負起管理香港的主要權責,但涉及國防、外交等「國家層面」的事情,則需要由中聯辦去處理。此外,涉及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意見,特區政府也需要由中聯辦向中央集中回饋,再由中聯辦反饋至中央。 

兩個需要為「一國兩制」相輔相承,分工合作的機構,若不能客觀地、透明地在公眾面前展示出由衷合作,很難讓香港社會及世界相信「一國兩制」行之有效。也無法解決回歸20年來,社會對「一國」、「兩制」孰輕孰重的爭議。 

也因此,中聯辦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 

觀察中聯辦自去年底以來的一些調整,顯示中聯辦正在默默進行一連串的「脫敏」工作,將要走出以往「刻意低調」的作風,以更透明、更主動的方式參與香港事務及協調「一國兩制」,展現出國家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 

首先,中聯辦意識到「神秘」的副作用。自元旦開始,在網站中增設「員工專欄」,邀請中聯辦內部員工以輕鬆的生活話題入手,談談他們心目中的香港、一國兩制等等。關於這個專欄,中聯辦在介紹語中承認,有些香港市民反映對中聯辦瞭解不多、認識不足,有的甚至覺得這個機構有點神秘感,因此希望透過員工分享在實際工作中的中港故事,讓香港社會認識「真‧中聯辦」。 

甚至更有傳言,中聯辦擬考慮彷效禮賓府,每年定期向公眾開放,增加市民對該機構的認識。 

其次,中聯辦自信在香港事務上有自己的角色。曾與王志民出席同一場合的朋友向筆者表示,王志民談及「行埋論」時並不是在正式發言中,而是在記者互動時的「脫稿發揮」,顯示出在王志民心中,中環與西環的關係,並不是一個要「特別說明」的關係,也不是一個需要「遮遮掩掩」的關係。而是可以宣之以口,且歡迎社會關注的一種合作關係。 

王志民又稱,中環、西環走在一起是為香港、為國家、為青年的日後發展做事,「我們以後一定會愈做愈多,一定會愈多行埋一齊,愈多的成果讓大家看」。這種說法,顯示出中聯辦對參與香港事務的自信。 

對於坊間「西環治港」的說法,其實王志民日前在《求是》雜誌撰文,已特別指出:「特別是對於基本法規定的屬於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中央從不干預」。 

在中港融合的大潮之下,特區政府與中聯辦的合作與溝通將愈見頻繁,香港的「一國兩制」能否行穩致遠,仍有賴於中西環如何調整兩者的關係,及增加互動的透明度以取信公眾,這才有利協調「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立法會19日早恢復對基本法23條草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全體委員會6時30分許通過修正案,並在近7時三讀投票,全體一致通過。 二讀三讀前後大約耗時10

    紀碩鳴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