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復:通識課程有助學生認識世界 未來走向如何是好?

2018-05-07
許復
資深媒體人
 
AAA

TONG1.jpg

過去十多年在兩岸三地和英國讀書和工作,累積下去的經驗是必須持續學習,多讀書和了解時事。香港學生從小就掌握好兩文三語,在高中課程近年多了通識課,也讓年輕人增廣見聞,增強了分析、思辨能力等。在外國,不少地方都有通識教育,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也有助他們修讀不同的學科。從2012年起,我在不少場合遇到香港的年輕人,他們對時事和世界的了解都比上一代強。外國一些大學院校,更是以人文教育和引入通識課,橫跨文化、歷史、文藝、基本科學知識等領域,讓年輕人畢業時有全面的發展。 

有評論指出,目前用考試制度去評核,為學生帶來壓力,認為以現時的考核模式,考試壓力遠比評核試為高,也有觀點認為作為必修科,減低了學生選科的選擇等等。其實類似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但是大部分的意見都忽略了本身通識課的意義和教改的目的。當初實行新高中通識教育,源於大專學生的質素不停下降,在國際競爭力減弱,專家認為與本地學生缺乏廣闊知識基礎有關。不少大專和高中學生畢業時,對文化、時事和世界形勢掌握較差,歸究當年英式中學教育,文理分科太專等。 

因此當年政府和教育局提出改革,希望全面提升本地學生的競爭力,幫助學生處理不同的社會議題,建立多角度思考等。一些教育專家也認為新的通識課程將培育學生建立價值觀、反思和成為有見識和視野的公民。有著這些目標和價值,政府官員和教育工作者應回歸初心,想想未來的通識課程如何優化去達至這些目標,讓香港學生畢業後,對人生和社會負責和作出貢獻。 

面對當前教育趨勢,實不適宜單單以個別事件和狀況去論成敗,教育就是作育英才,開拓年輕人視野。筆者認為考試是一個方法讓學生認真學習,把通識改為選修科無妨,但考試的設定對學生是有必要性,否則中英數也不必設分數。始終年輕人需要一個好的教育制度、老師和課程,讓他們年輕時趕緊努力吸收知識。香港考試的壓力其實已經比內地少,反之,內地學生在社交媒體上吸收的知識比本地學生要多。通識教育不能停,教育局需負起認真務實的做法,繼續推展好的課程讓學生受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