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推動中醫發展 加強中西合作

2018-06-15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medi1.jpg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吳加莉、註冊中醫師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中醫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田詩蓓博士

香港政府一直重視推動中醫發展。為討論三方協作中醫教研中心的角色及運作,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舉行了特別會議。會議中,不同團體對中醫教研中心及中醫業發展所遇的挑戰作出討論,並發表相關的建議。在討論有關建議前,我們可以先了解香港過去的中醫藥發展,以了解香港中醫藥業面對的挑戰。

香港過去的中醫藥發展

回歸之後,特區政府分別在1999年和2002年設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及香港中藥材標準辦事處,對中醫藥作出規管並為中藥材制訂標準。2003年起,政府任命醫管局在十八區設立三方協作中醫教研中心,為市民提供中醫服務。據食物及衛生局遞交立法會的文件,於2017年,十八間中醫教研中心的求診人次總和超過 121萬,較2016年增加逾5萬,可見市民對中醫服務有顯著需求。

推動中醫治療慢性病 為公共醫療系統減壓

香港中文大學於200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有超過15%的長期病患者同時使用中西醫服務治療疾病。除此之外,醫院管理局亦於2014年推出第一階段的《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分別在不同醫院試行中風治療、癌症紓緩治療及急性下腰痛治療的中西醫協作。結果發現,中醫療法能有效幫助改善病人症狀,如疼痛、失眠及疲勞等。至今年4月,《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已進入第三階段,並把肩頸痛病種納入計劃。

隨著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愈趨普遍,香港市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為公共醫療系統造成壓力。面對如此挑戰,其中一個應對的方法,便是推動使用中醫治療慢性疾病,加強中西醫協作,為公立醫院分擔部分醫療服務需求。此舉能舒緩公立醫院所承受的壓力,並為病人提供更快和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對推動中醫發展的建議

現時,政府正積極籌備於將軍澳設立中醫醫院,並已在食物及衞生局轄下設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負責監督及推動中醫醫院發展、規劃、招標、興建及啟用等工作。我們喜見政府重視中醫發展,然而,除了設立中醫醫院外,政府亦應多管齊下,為中醫業發展建立基礎。

香港需要大量專業的臨床中醫師及管理人才,以配合中醫醫院的發展。香港現時的中醫教育包括六年的大學課程,在通過執業考試後,大部分的畢業生會在中醫教研中心工作三年。但由於中醫教研中心的首要目標是達到收支平衡,現時沒有資源與人力去建立規範的中醫畢業後培訓課程。為滿足中醫醫院的需要及中醫日後的發展,當局應加強中醫教研中心在畢業後教育的角色,規劃中醫師門診及住院臨床訓練、輔以相關管理培訓,嚴格要求訓練過程和結業考核,以為中醫專科化作出準備。

上文提及,香港有不少長期病患者,會同時使用中西醫治療疾病,而在中西協作的層面上,香港仍有進步的空間。除了參考《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的經驗,把中西醫協作的模式優化並用於治療更多疾病外,有關當局亦可考慮為中西醫安排共同培訓課程,增進中西醫對彼此醫理的認識,從而建立中西醫互信,加強中西醫協作,以滿足市民大眾的期望。

為推動揉合循証醫學方法及傳統中醫思維的創新發展,政府已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醫應用研究。若要更進一步發展中醫藥,香港可參考外國的例子,把臨床數據轉化為服務。Academic Consortium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Health (由哈佛耶魯等七十多間北美著名醫學院的結合醫學學術大聯盟),於早前做了一個大型的系統評價,綜合了所有非藥物療法對於下背痛的臨床和成本效益的證據 。結果發現不論是急性、亞急性,還是慢性的下背痛,非藥物療法(包括針灸和手法治療等等)應該是一線治療,而不是藥物療法。他們的研究結果獲得了美國內科醫師學會的認可,在最新的臨床指引當中,推薦非藥物療法為下背痛治療的首選 ,以應對美國嚴重的鴉片類止痛藥物濫用問題。

medi2.jpg

另外,在中藥材及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下,市民以中醫或中西協作服務治療慢性疾病時,其支出會頗為高昂,結果或會阻礙病人獲得相關服務。因此,中醫院營辦方在定立收費時,需考慮市民的經濟能力,因應需要作出適當的價格定位,或向低收入人士及長者提供資助,使更多病人受惠。

其實,市民不單是醫療服務的使用者,也是提高醫療成效的重要參與者。政府在規劃中醫院或中醫發展時,可多讓市民參與及發表意見。政府可展開公眾諮詢或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市民的意見,並針對其需要提供服務和發展中醫,以更有效地運用資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