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施政一年專訪:事不避難 積極作為

2018-06-29
 
AAA

【文章原刊於《紫荆》,本網獲授權轉載。】

去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並發表系列重要講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也於7月1日就職,香港步入嶄新的發展時期。如今,一年過去,香港氣象煥然一新,欣欣向榮。習近平主席說,“香港發展一直牽動著我的心。”一年來香港發展的諸多成就,正是特區政府在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指引和關心支持下,穩中求進、積極有為所取得的。值此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之際,本刊記者專訪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請她談一談一年來香港的發展變化。

CC1.JPG

2017年7月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落實“一國兩制”立場堅定

記者:習近平主席去年“七一”視察香港,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帶來了對香港的關懷,表達了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期望。您執政一年來,如何領會習主席的關懷和期望?

林鄭月娥:去年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為我們第五屆特區政府主持宣誓儀式。主席在視察期間作了重要講話,亦表示了對香港的關懷,為本屆政府帶來良好開局。

一年過去,我們在落實“一國兩制”方面立場堅定,正如我在上任之初所說,擔任特區政府的行政長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但令我這一年來感受最深的,是中央對香港的全力支持,包括習主席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也包括過去一年裡無論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得到中央領導的關懷和相關部委的鼎力支持。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去年12月我在訪問北京期間與國家發改委簽訂了《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我亦很高興這個安排之下的聯席會議機制在6月初啟動了。至於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去年 7月1日在習主席的見證下,粵港澳三地政府與國家發改委簽訂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我們正在努力編訂大灣區發展規劃,相信稍後便會出台,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扎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我作為行政長官亦有堅定的信念,按著主席的要求,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正如我在多個場合所說,“一國兩制”必須是尊重一個國家的“一國兩制”,必須是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一國兩制”。過去12個月,香港發生了一些有爭議性的事,特區政府對於任何鼓吹“港獨”的言論,立場都是堅定的,是堅決反對的。

 

cc2.JPG

5月1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成都出席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圖為(左起)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王志民、林鄭月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和四川省副省長朱鶴新在川港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後合照(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主席關懷創科感受最深

記者:在習近平主席的關懷下,這一年來中央有關部門陸續出台一系列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措施,其他方面也不斷有利好消息傳來。您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林鄭月娥:在習主席的關懷下,去年相關部委陸續出台了一些便利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措施,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支持。我在去年8月和12月訪問北京期間,相關部委便公布了兩批便利港人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方便港人在內地能夠用自己的回鄉證購買或者領取高鐵車票,以及讓香港在內地居住的小朋友可以更加方便進入內地公營學校就讀,還有一些措施是方便在內地讀書的學生可以在當地就業,等等。

習主席對香港創新科技方面的親自關懷讓我感受最深。去年在港的24位兩院院士,對於多年來爭取中央科研基金“過河”,即可以申請國家財政部科技項目資金並在香港應用,向習主席表示了他們的期盼。在習主席親自批示下,今年5月科技部和財政部公布了新的政策,同意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可以申請中央財政科技項目,資金亦可以在香港應用。我其後會見了這一批兩院院士,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主席關懷的興奮,這亦為香港創新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一支強心針。

創新及科技的發展,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動力。我在上任之後除了要鞏固提升香港的固有產業,包括金融、航運、專業服務、旅遊之外,亦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在施政報告中公布了從八個範疇去發展。在這一年間,取得了相當好的進展,例如在落馬洲河套區發展的“港深創新科技園”,不論在規劃和前期工程的撥款工作中,進展都很順利;在科技人才方面,我們會加大力度去支持本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研發的工作;我們亦落實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希望能夠吸引更多海內外的科研人才來香港,跟本地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

cc3.JPG

6月22日,剛剛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任命了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他們是:主任沈春耀,副主任譚惠珠、張勇,委員劉廼強、陳冬、陳弘毅、武增、莫樹聯、黃玉山、黃柳權、梁美芬、韓大元(按姓名簡體筆劃為序)。圖為第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進行憲法宣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曹建明主持並監誓(圖:新華社)

 

經濟表現令人振奮 

房屋是最大民生議題

記者:習近平主席對香港提出要“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也表示中央將一如既往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一年來,香港經濟民生方面有什麼變化?您是如何帶領政府團隊去做的?

林鄭月娥:去年香港的經濟表現令人振奮,實質增長達到3.8%,這一良好的經濟勢頭延續到2018年。今年首3個月的經濟實質增長是4.7%,如果全球經濟比較穩定、不受某些經濟體的保護主義或貿易戰的影響,我對於2018年香港的經濟增長是非常樂觀的。

過去一年,我出外訪問超過20次,包括到內地和海外。這些頻密的外訪工作,都配合我對於香港發展的策略,希望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之下可以積極推動香港對外的事務。我們亦有計劃加強與海外經濟的聯繫,包括成立更多海外經貿辦事處,和爭取簽訂更多雙邊協議,如推廣保護投資、自由貿易協定,或者避免雙重課稅,這些都會令香港變成一個更加方便營商、更加有吸引力的商業城市。

習主席在系列重要講話中表示,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作為、拓展經濟、改善民生。事實上我很欣慰本屆政府很有團隊精神,能積極地制訂不同的政策去改善市民的生活,包括在醫療、安老、退休保障及教育方面。當然,現在放在我們面前最大的民生議題是房屋。房屋是需要有土地的,所以特區政府已經透過“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展開與社會辯論土地供應的來源,我希望這個公眾諮詢能夠為本港社會建立一個廣泛的共識,讓我們可以開拓更多的土地、興建更多的房屋,滿足香港各階層市民的置業安居訴求。

在教育方面,這一年來教育界較以往平靜,大家都願意在優質教育的路上與特區政府同行。我們除了在上任之初已經推出總值36億港元經常性開支的各項優質教育措施,現在正有幾個專責工作小組在認真以專業領航的態度研究教育的各個議題,包括老師的職業發展、自資院校的定位、課程的改革等等。這些專責小組向政府提交建議後所需投放的額外資源亦已經有一個保證,因為透過財政預算案多撥了20億港元的經常性開支。換句話說,連同上次預留的14億港元,我們至少有34億港元的經常性開支,可以落實這些專責小組提出的各方面推動優質教育的建議。

cc4.JPG

林鄭月娥認為,房屋是香港目前最大的民生議題。圖為香港西貢將軍澳俯瞰(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精神

推動香港發展

記者:過去一年,香港發生積極變化,各方面快速發展,成績有目共睹,我們不僅要回顧,還要展望,您覺得在未來日子裡,香港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林鄭月娥:2018年對於香港是重要的一年。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過去40年香港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我們會藉著這個40周年,舉辦一系列的展覽、研討會,讓我們回顧過去、展望將來。我們的40周年慶祝活動主題是“騰飛40載 同發展 共繁榮”,我相信,在“一國兩制”之下,在中央的支持之下,香港將有更加好的社會經濟發展。

2018年對於香港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順利開通3個很重要的跨境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以及蓮塘/香園圍口岸,3個跨境基建的順利開通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一小時生活圈”布局,為我們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今年中央亦會在上海舉辦一個國際進口的展覽會,香港特區政府亦會積極參與,我們已經向國家商務部提出我們參展的內容以及有關的工作。

總的來說,過去一年,本屆政府都是按著習主席對我們的要求,展現團隊精神,積極作為,在不同的範疇裡非常務實地開展工作。我有信心在未來的日子裡,會繼續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精神推動香港各方面的發展。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