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書蘭:塱原,一望無際的平原

2018-09-11
廖書蘭
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AAA

long3.jpg

由上屆梁振英政府高唱「全民搵地」口號到今屆林鄭月娥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可知全港官民都在為土地不夠用而發愁。市區重建、填海造地、發展新界成為解決土地荒的主要政策方向。

回顧70年代,新界鄉議局有個響噹噹的口號「發展新界,繁榮香港」,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時至今日,沒想到仍然適用,由此可知,新界的重要性,新界在沒有成為新界之前,及成為新界之後,都是因為手上有土地,成為眾矢之的。

今年(2018)是《展拓香港界址專條》120週年。換句話說,120年前的1898年7月1日,廣東省寶安縣三分之二的土地租給英國,租期99年,新定的名字叫新界,新的界限之意。所以從法理上來說,新界沒有一天離開過宗主國,只是租借予英國99年。

long2.jpg
 

新界土地非特權

除了研究歷史的學者,絕大部分的香港人並不了解新界的前世今生,普遍認為新界原居民就是有特權!筆者經過多年觀察,認為新界土地有其特殊性,並非特權,我們可以從新界祖堂的傳統文化看出他們對土地與對習俗的一肩傳承。

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上水侯氏,榮光兄是上水鄉事委員會的總務,邀我參觀有37公頃土地的塱原。37公頃的平原!有37公頃!這個數字的確讓人意外驚喜,香港原來還有這麽廣大的土地,沒有開發。

塱原位於新界北,是雙魚河及石上河交匯之處,天然冲積而成的一片肥沃平原。其土地業權人主要由侯氏,其他亦有廖、簡、黃、劉等原居民擁有。由於塱原土地幅員遼闊,包括了燕崗村、河上鄉、金錢村、松栢塱村。該地區各村各建有祠堂、私塾,還有洪聖廟、龍母廟及石侯公祠等古建築。

令人遺憾的是,在這麽一個饒富人文底蘊和土地資源的塱原,卻無法做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long1.jpg

只講環保 不准建屋?

因為香港環保團體-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會的撥款資助,發展「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從保護環境生態來看,特別是對鳥類和兩棲類動物而言,塱原確可提供最佳棲息之地。筆者相信原居民人人都贊成環保,但是不能以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來換取社會對環境的保育。簡單的說,就是不能為了市民假日過來觀鳥賞花,就不讓原居民在自己祖傳土地上,建屋或做其他用途。

這篇文章我提供了兩個重點,第一、新界的土地有它的特殊性,原居民擁有的不是特權,第二、塱原既有37公頃的平原,是否比市區重建和填海造地簡單多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關鍵爭議點在於政府要收回的這部分土地,對高爾夫球場的所謂「歷史價值」、日後舉辦賽事的影響是否屬於根本性的;否則,香港哥爾夫球會就是無理取鬧!至於球會本身,與其擔憂土地能否有效開發,替政府操心;不如關心一下自己。

    魏開星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