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香港創科如何破局?

2018-11-07
斯諾
新創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委員
 
AAA

U1.jpg

通過發展創科來激發產業活力,給青年創造上流空間,這個說法相信沒有多少人會質疑。加上國家對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定位的強調與重視,創科已經成為全城熱詞。

香港發展創科的基礎條件還是相當不錯:好幾所院校的排名位列全球大學前列;基礎科研實力不俗;小小的香港,還彙集了40餘位兩院院士。但是,發展創科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諸如本地市場規模太小、研發支出太少,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73%(深圳為4%,北京為6%)、缺乏相關產業支撐、成果轉化方面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等等。

應該說,在2015年創新與科技局成立之後,特區政府一直圍繞着如何解決上述問題開展工作,以往香港創科「無人管」的局面在這幾年得到明顯改觀。

在助力香港形成產業規模方面,特區政府已經聯合深圳市政府,共同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建立科技園,以期在其中在園內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並將科研成果儘快地推向兩地市場推廣;此外,特區政府還與業界合作,支持數碼港與科技園的發展,為基礎科研提供後續產業支撐。 

在人才引進方面,特區政府已推行「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以加快和簡化輸入科技人才的程式,希望將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彙集在香港。

將科研商品化是一大考驗

展望未來香港的創科發展,核心的核心還是在於釋放香港高校的科研潛力。從基礎研究到產品研發,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鴻溝,這不僅是香港的問題,也是全世界公認的難題。香港高校在這方面做得有待提升:雖有多所高校在世界排名靠前,如2019年的世界QS大學排行榜中,香港大學排名第26位,香港科技大學第30位。但在科研專利授權方面,排在香港各校之首的香港科技大學,也僅排在第61位。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筆者建議可由創科局牽頭,建立一個上下游執份者共同參與的科研轉化平台。這個平台的組成,可有代表資方的天使資金、商業諮詢機構,代表校方的創業輔導、講座論壇,同時還有創科局外聘的工程、市場專家等。進入該平台的科研概念,經過各路持分者的討論、驗證後,便有可能進入向產業轉化的第一步。

中港知識產權須進一步互認

目前大灣區已經成為各高校向內地延伸的重要前沿陣地,但高校擔心的重點還在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對此筆者建議,香港高校可建立面向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平台與相應的仲裁解決辦法。香港在支持產權保護方面已形成了良好的體系與法律保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提到要進一步完善香港的知識產權制度,致力建立「原授專利」制度,(即香港發明家及創意者可先在自己地方取得保障後,再向其他國家申請),以配合把香港發展為區內科技創新樞紐。

在香港與內地科技聯繫日益緊密的背景下,如果香港與內地的知識產權得以進一步互認,香港作為大陸與世界的技術轉移樞紐的地位將日益增強,兩地的專利申請人也可迅速在兩地獲得專利保護,為知識專利的商業流轉提供更為有效的保障,從而促進先進技術在兩地之間的交流和轉移。

校企合作有助兩地研發資源對接

第三,加強香港的高校與內地企業的「校企合作」,這樣的校企合作可廣泛地展開,並建設好各種形式的校企聯合體:一是以高校的一個系或一個專案與企業組成「點」狀聯合體;二是以一所高校與一個行業、大型聯合企業等企業集團組成「線」狀聯合體;三是以重點高校為中心,由一批高校與一批企業組成高技術開發區,即「網」狀聯合體。形成「點」、「線」、「網」縱橫交錯的全面聯合。

目前,香港高校與內地企業的合作已經廣泛展開,在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健康與醫藥、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產業技術創新領域,香港多所高校都與內地不同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例如,香港理工大學與中關村綠創環境治理產業技術聯盟(聯盟)、傅利葉智能科技等公司均建立了合作關係。香港理工大學認為,與內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有助於兩地的研發資源對接、資訊分享,促進科技成果轉讓和兩地研究機構與企業及政府機構之間的技術轉移和轉化。

最後,在高校的科研轉化方面,也需要政府協調其他部門支持高校的產學研結合,並提供風險投資的支撐。發展創科產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需要有投入和承擔風險的資本來源。因此,發達的銀行體系、靈活的金融機構以及完善的融資政策是創科產業資金來源的保障,也是大學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條件。所以,香港特區政府除了法規政策的支持外,也應重視各種融資渠道,包括建立相應的風險投資基金。相信未來,在政、企、校的相互合作下,香港高校的潛力一定會被極大地釋放出來,香港創科事業的發展瓶頸,也定當迎刃而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