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恆:中國外交轉向能否讓人信服?

2018-12-10
 
AAA

apecsat.jpg

亞太地區本周正式進入外交峰會季節。第33屆亞細安峰會及系列會議,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6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先後在新加坡和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多國政要將齊聚東南亞商討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缺席這兩場重量級會議的情況下,中國決定派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新加坡參加亞細安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親赴巴新出席APEC會議,超高規格的代表團,凸顯了北京對地區事務的高度重視。

中國頭二號領導人此次出訪,也為本區域帶來了和平穩定、共謀發展的積極信號。

習近平昨天在巴新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重申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太平洋島國地區是全球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也是常被大國忽略的角落。習近平表示,堅定同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並將同八個建交島國領導人「共敘友好情誼,共商發展大計」。

李克強前天則在第44屆「新加坡講座」上表示,希望在三年內與東南亞各國完成《南中國海行為準則》(COC)談判,維護南中國海和平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在脫稿演講中,主動提到了輿論對於「中國對國際的態度」「對鄰居的態度」的質疑。他表示,中國文化當中,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現在不會也不願意稱霸、搞擴張,將來、永遠都不會」。

實際上,中國學界從前年下半年起就開始出現關於中國「戰略透支」的反思。

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國外交從「韜光養晦」轉向「積極有為」,北京在軍事、科技等領域大步邁向強國目標,大力爭取擴大國際影響力。但同時,中國的自信卻被外界解讀為自負和傲慢。有學者提醒,中國的周邊外交和領土海洋爭端政策可能過於激進,北京在同一時間與美國、日本、東南亞挑起了對立,周邊戰略安全形勢對中國相當不利。

然而,這類反思當時並未形成主流,中國同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關係去年相繼出現了新的矛盾。

不過今年以來,隨着中美貿易戰拉開序幕、中美關係迅速跌入低谷,中國的外交也正出現巨大轉向:中國同東南亞國家基本修復了關係,南中國海局勢趨向穩定,中國和亞細安剛於上月展開首次海上聯合軍演;中印也拋開了去年年中在邊境洞朗地區的軍事對峙,習近平4月還同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舉行了非正式會晤。

中日方面,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2012年釣魚島「國有化」問題雖懸而未決、日本也拒絕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並且還同美澳印組成對抗中國的「印太」戰略,但中國仍願意讓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李克強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時隔七年後,分別於5月和10月實現互訪。

至於韓國,薩德反導系統雖未撤,但中國還是逐步解除了文化、旅遊等領域的非正式「限韓令」。

而經常被《環球時報》揶揄為「中等力量國家」「說重要就重要,說不重要就不重要」的澳大利亞,在經過近三年的冷藏期後,它的外交部長上周終於獲准正式訪華。

微妙的是,澳洲外長佩恩訪華期間,正好碰上澳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香港長江基建收購澳洲最大天然氣管道運營商APA Group。但作風向來耿直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共見記者會上非但沒有當面批評佩恩,還說中方歡迎澳外長重申澳洲歡迎中國的投資,並說中澳不是對手,兩國可以成為合作夥伴。

有分析說,中國前幾年咄咄逼人的外交姿態,讓一些反對特朗普破壞國際規則的國家,也不敢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這迫使北京重新檢討與世界的關係。

面對一個更願意拋開分歧、更理性談合作的北京,周邊國家當然是鬆了一口氣。但中國最新一輪的外交魅力攻勢究竟能收穫多大成效,還有待觀察。

畢竟,周邊小國或多或少都曾因招致過中國的憤怒而被「懲罰」,它們對於中國未來再次使用經濟威懾手段達到外交目的的擔憂也是不無道理。

中國要用行動向鄰國證明,前幾年的激進強硬外交政策只是個試錯的過程,北京也在學習不走「強權即是真理」的強國舊路。互信和尊重需要時間來培養,這也將是各國政府和國際關係專家接下來所會密切關注的焦點。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外國遊客缺席,對中國來說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傷害,不會像其他國家例如泰國或冰島,因為泰國、冰島的經濟嚴重依賴遊客。目前,中國遊客國內旅遊的支出比2019年更多。但儘管如此,中國仍有許多企業依賴外國遊客,少了外國人,意味說,中國失去向外國人展示積極形象的機會,當地導遊收入也銳減。

    銀鳴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