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勇:中國已經突破美國的圍堵

2022-11-08
楊華勇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1-08 at 12.13.36 PM (1).jpeg

一周以來多國領導人密集訪華。10月30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是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外國政要;11月1日,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抵達中國,展開其上任以來首次對華訪問;11月2日至4日,坦桑尼亞總統哈桑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亦將抵達中國,展開其任內首次對華訪問,更是2019年底以來首位訪華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朔爾茨訪問中國,成為新冠疫情爆發近3年、中共二十大換屆以來,首位西方國家領導來賓,也是朔爾茨去年底上台以來首度訪華。

朔爾茨訪華前後或撰文、或發言反對與華「脫鈎」。中德建交正好50年,中國更連續6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德國在去年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之間的商品貿易額達2460億歐元(約1.92萬億港元)。朔爾茨連同商界巨頭一行逾60人浩浩蕩蕩訪華,明顯復歸、延續了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的重商主義傳統。

據德國廣播電台報道,德國工商會總經理萬斯勒本(Martin Wansleben)支持朔爾茨訪問中國。他受訪時表示,朔爾茨訪問中國是正確的,德國、歐洲和世界在許多方面依賴中國,並依靠中國來解決緊急問題。這一點也適用於氣候變化和糧食保障。「沒有中國,我們將永遠無法真正解決這些問題。」萬斯勒本還指出,沒有中國,德國將變得更加貧窮。全世界都依賴中國。「獨立於中國將導致我們失去繁榮富貴。」

繼朔爾茨之後,關於法國總統馬克龍是否將訪問中國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答說: 「目前我沒有消息可以提供。」也就是說,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這樣的回答通常會讓人明白,基本上這個傳言是真的,只是雙方事前還在溝通,具體細節還沒談好,所以不能確定能不能做到。但總的來說,雙方都有這個意向,訪問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馬克龍能在此時訪華,那肯定是國際外交上的一件大事,對中法兩國都大有裨益。
美國對歐能源、經濟加大「收割」動作,美歐裂痕持續擴大、矛盾持續升級。困局之中,德法對美國不道義的做法均罕見做出強硬表態,馬克龍兩度公開抨擊美國「趁歐洲地緣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朔爾茨則強調「與中國直接對話」的重要性。

美國圖窮匕現情況下,歐盟「兩架馬車」的德法正身處歐洲變局之中,擺在德法兩國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要麼擺脫美國影響尋求歐洲多邊發展之路,要麼面臨工業日益衰敗從全球一流國家行列滑落的境況。

彭博社指出,俄烏衝突延宕,歐洲大陸對於其所付出經濟代價的不滿情緒正在積累。美國《政治報》網站稱,朔爾茨和馬克龍都對白宮的《通脹削減法案》感到擔憂,他們認為該法「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5月19日啟程訪問亞洲。這是他就任總統後首次訪問亞洲。他分別會晤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期間,他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高峰會,與澳洲總理莫里森以及印度總理莫迪會面。此外,他將宣佈成立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拜登這次亞洲行,準確地說,就是圍堵中國之旅。

在拜登的拉攏下,13個國家最終成為「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創始成員國,圍堵中國能成功嗎?由美國主導、針對中國的「印太經濟框架」剛邁出首步,就遇到尷尬局面。印度指,看不到甚麼好處,宣佈暫時退出IPEF的貿易領域的談判,勢必影響IPEF「包圍圈」的成效。印度以維護本國發展權為由,宣佈暫時退出IPEF貿易領域談判,其立場具有一定代表性,參與IPEF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有類似利益訴求。這些國家普遍擔心,美國在推動IPEF的同時,卻不打算開放本國市場,也不對他國讓利,這種做法只會給發展中國家增加額外負擔。

很多國家是既加入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加入中國正式申請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加入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兩方面都不得罪,這也是拜登最大的一個尷尬。

這些國家的心思就是,美國要建印太的「朋友圈」,那是不能不加入,可是你也別逼我,非得退出其它群組,經濟上的實惠,得給自己留着。其中的典型就是韓國,美國的要求當然不能違背,但是和中國的關係也不能不考慮,所以加入「印太經濟框架」後,韓國立即就表態說,這個群並不是為了針對中國,而且未來制定規則的時候,會與中國保持溝通。

如今的美國確實病得不輕,國內局勢動盪不安卻忘想圍堵中國,但是拜登沒有想到的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國際局勢已經變了,「美國時代」已經徹底結束。回顧一下七國峰會,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極不認同美國將中國看作是「美國時代」來對待,他們認為國際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和中國討論和合作來共同解決,所以不能讓外界認為G7集團其實是一個共同對付中國的組織。朔爾茨或稍後的馬克龍訪問中國,一周以來多國領導人密集訪華,標誌拜登對華戰略已走偏,中國已經突破美國的圍堵。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美相互收集情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如今北京高調曝光間諜案,華盛頓則不加掩飾正在加緊對中國開展情報活動,反映出中美在國安問題上的較勁已經白熱化,甚至在這場間諜戰中打起了「明牌」。

    楊丹旭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