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必讀書《人類大歷史》之總結和反思(一)——認知革命

2019-02-18
徐如林
公共事務顧問
 
AAA

HUMAN1.jpg

《人類大歷史》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所著,於2011年出版。該書獲獎無數,更已被翻譯為30多種語言,連比爾‧蓋茲(Bill Gates)、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都大力推薦此書。在此,希望可以分享此書的兩個重點,而此兩個重點不單與我們日常的每樣事物息息相通,更是十分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反思。

認知革命——第一個人類翻天覆地的革命

認知革命是指智人從芸芸眾生的一員躍成生物界霸主的一場革命。但智人靠的不是人多勢眾,或是力大如牛等「硬件」取勝,而是我們大腦內的「軟件」。認知革命後,智人習得了「語言」。語言除了令智人可以作較複雜——所以較精準的溝通(例如狗隻可能可以互相表達「有危險」的訊息,但智人有了語言後就可以表達「在你左面方向,十秒後將有極大的危險,立即跳上樹上」),最重要是語言幫助我們幻想一些抽象的概念。

抽象的概念,可以大致分為簡單和複雜。簡單的如「獅子」、「對岸」、「黃色」、「巨大」、「危險」、「拿起」、「武器」、「戰鬥」等等……這些有利於智人團隊之間的溝通,直接影響該智人的生死存亡。有了這些抽象概念後,智人在「情報」這方面就大幅領先其他物種。智人因此也能有更高層次的計劃和發展,例如圍攻動物,建立部落等。

複雜的則可以是純粹想像出來的、不存在的、模糊的、不知所云的虛幻概念,例如「戰爭」、「教育」、「民族」、「國家」、「獨角獸」、「無處不在」、「上帝」等等。這些概念,需要有某程度上的想像力,配上有關的實際體驗,才能理解。不要小看這些概念,這些虛幻的概念才真正是智人站起來的原因!

集體想像力 令智人群如臂使指

智人「上位」除了因為會使用工具,和有了語言後溝通和統籌力更高外,還因為有些更高層次的「軟件」,那就是「集體想像力」。試想像,依靠言語溝通、親密關係,一個Alpha Male能統領多少下屬去攻打另一個部落?他只有一對手、一把口,能號召的群眾有多少?但是,「國家」這個概念,能號召多少人賣命呢?「國家」這個概念,已經超越了人與人的關係這個層次,而是一個想像出來的虛幻概念:十三億中國人當中,你能認識多少?但當「國家正值存亡之秋」時,「國家」這個概念卻能令各人賣命。「國家」令十三億人各安其份,有些人做軍人守護國家,有些人做公務員打理國家等等。能創造出「國家」這個概念的物種(即智人),在經濟學上,是大量減省了交易成本和資訊成本,大量釋放了人類了生產力:只要十三億人共同堅信「國家」這個概念,如此巨大且複雜的群體就能有系統地運作起來,如臂使指。大家試想想,另一個沒有集體想像力的物種或群體,要如何打敗這個「齊心協力」的群體呢?根據「物競天擇」,集體想像力就令智人踏上王者地位,愈來愈接近上帝的位置了。

善用集體想像力 開發無限可能

除了「國家」是集體想像力的產物外,我們每天使用的金錢貨幣也是如此。我們錢包內的鈔票,說穿了不過是紙一張,但它們的威力在於背後人們的信任。持有現金的人相信這些鈔票能換取服務和貨物,接受這些鈔票也同樣的想,這樣社會才有動力去推進,去生產。同理,公司、法人、宗教等也只是空中樓閣,但只要人們集體相信,其力量和可能性將無可限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