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元朗天橋工程早作招標 有利工程效率及控制成本

2019-03-01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bridge1.jpg

近日元朗天橋工程問題再起爭議。事源路政署去年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17億,於元朗明渠上建造有蓋高架行人天橋,連接西鐵朗屏站至教育路以南,約長540米,但因造價過高及設計問題若爭議,項目被抽起。然而,路政署卻再為項目招標,並在未有得到財委會的通過下,預期工程會在7月動工。

有民主派元朗區議員批評政府行為是「偷步」,更擔心路政署的策略是現階段先壓低造價,日後再申請追加撥款。究竟路政署的這個動作應否遭受譴責?

利用提早投標來增加討論方案

其實要求民間公司把可行方案交到路政署,是支持及尊重民間智慧的做法,也能讓私營機構利用它們的專業及創意來幫助政府紓援元朗道路擠塞的問題。

若能先完備建築方案,既可為財委會的討論提供基礎,同時可減低超支的可能性,因為方案已經公開,公眾亦清楚成本計算的準則,反而可推動投標的承建商在控制成本方面加大力度,使成本緊貼投標價格。

其實政府的做法並未有損害立法會權力,若認為方案不合適,屆時立法會仍可行使否決權否決有關撥款,故並無繞過立法會。外界一向批評政府行政效率緩慢,政策缺乏創意,今次政府以創新做法,加快效率又未有違法既定程序,為何卻又要加以批評呢?

元朗大馬路擠塞問題嚴重 天橋效益明顯

元朗區的市民對大馬路的擠塞問題相信都身同感受,作為該區公共交通樞紐,人車爭路的場境並不罕見;人車爭路,人不只與私家車爭,還有巴士輕鐵及小巴等,路面的承載力早已飽和。加上附近多個大型屋苑的落成,公共交通班次的需求量大增,興建天橋可縮短交通燈等侯時間,正正能配合班次的增加。同時,天橋的出現能轉移部份路道使用者,減少行人與候車人士互相擁擠的情況。

先招標後討論未必是傳統的做法,但應值得探討日後是否可增加應用層面。即使是從天橋迫切性、控制成本及增加討論角度出發,亦值得「特事特辦」。各界不妨以大局為重,接受創新的手法,但另一方面政府亦要吸取今次經驗,日後加強招標的透明度,並多花時間向社會各持分者解釋政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