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勇闖大灣區的不同態度對香港的警示

2019-04-04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SAD1.jpg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鼓勵港澳特區與內地資格互認,涵蓋醫護、教師、社工等各行各業,媒體紛紛作專題報道。究竟香港這些人才北上之後,是可以大展拳腳,還是處處碰壁呢?

其實這類報道,不用看也知道答案。一定是有人大展拳腳,也有人鎩羽而歸。筆者連日來睇一家本地電視台的系列報道。留下來的,覺得在內地工作得著很大,發展空間廣闊;離開的,覺得難以適應內地文化,比在港工作更辛苦。看著看著,筆者不禁對此種趨勢有點擔心。

正所謂態度決定命運,半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完全睇你的態度。筆者從事傳媒工作超過十五年,先後在香港、深圳工作,然後又回到香港。當然我回深圳打工的時候,還沒有大灣區這麼時髦的名詞。內地企業機制和工作文化與香港不同,固然是需要適應,有好也有不好,個人不同時期的選擇視乎際遇。例如醫護人員就講到,內地辦事效率更高,擁抱新技術,病人去醫院睇症一個小時內搞掂,對比本港公立醫院動輒幾個小時。但是內地更講人際關係,識人比走程序重要,卻未必人人可以適應。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但大家細心睇這些專題節目會發現:人生態度比較正面的人,往往容易看到事物積極的方面,適應能力也較強,這些人往往容易留在大灣區,也更能抓住廣闊的發展空間。相反,人生態度比較負面的人,更容易看到事物消極的方面,繼而抱怨不斷,很快就選擇回港算了。消極的人生態度,往往令後者未能適應已經放棄。這兩者一進一退,本身就是一種人才篩選制度。

筆者擔心什麼?如果兩地融合加強、資格互認,各行各業的人士通過磨合之後,結果是正面積極的人返回內地,負面消極的人留在香港,那對香港是一個悲劇!而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現時兩地人才流動是不對稱的,港澳人才回內地工作容易,內地人才來港工作則十分困難。現時港人北上工作,只要有單位聘用,基本不存在障礙,也沒有配額限制。相反,內地人要來港工作,就必須符合優才計劃等高要求,每年循這些途徑來港的人才有限。也就是說,港人北上工作是敞開的,只要你有能力找到工作,願意去闖都可以;但內地人來港工作卻只有一兩條水管,受到嚴格限制。過去幾年,內地接連推出政策放寬港澳人士在內地的工作範圍,但香港卻基本上沒有放寬過內地人才來港。

事實上,內地新興的互聯網行業也有不少港人,為什麼這些港人不留港拼搏呢?因為對於積極打拼的人而言,發展空間遠比眼下的收入或舒適重要。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為何不能吸引內地積極打拼的人才以香港未平台拓展海外呢?以香港現時的輸入人才制度,你覺得官僚制度有可能甄選出人才嗎?人才的篩選,從來都應該是大浪淘沙,優者勝劣者汰,絕不是香港這種局限的人才輸入制度可以勝任的。

改革開放40多年過去,內地與香港的工資差距已經大為縮小,部分行業甚至已經反超。面對港澳與內地的加深融合,兩地人才互動必須對稱。否則的話,勇於開拓的人都選擇北上,留下保守的人才留守香港,而內地具備開拓能力的人卻不能來港。筆者認為這正正是香港過去十年在創新科技上遠遠跑輸內地的重要原因。如果在大灣區的架構內,香港仍然作繭自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盼港人深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