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觀察/在日本最美的中國人

2019-04-25
黃匯傑
資深傳媒人
 
AAA

171.jpg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親自到現場為大家點讚

在中國講到四大美女,人們自然就會想到「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但在日本,除楊貴妃以外的三個人幾乎不為人知。説到中國美女,尤其是楊貴妃,才稱得上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國美女的代表。 

而且,如果日本人到中國旅行的話,代表性路線肯定是北京--上海--西安。到了西安一定必去的景點就是華清宮,在《長恨歌》中、因楊貴妃曾經沐浴而聞名的「華清池」是日本人不可或缺的旅遊勝地。 

楊貴妃的時代,距今已經過去二千年了。在信息充斥的現代,楊貴妃以外的中國美女當然也是存在的。最近,由於日本媒體的廣泛報道,又出現了一位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國現代美女。 

212.jpg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與吳美麗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在日本每月第一個周六,一群戴熊貓口罩的中國人,就會自發準時出現在西川口的街頭。不管是什麼垃圾,不管是誰扔的。只要他們看到,立刻就會被她們「收藏」。每個大街和小巷都不會放過 。此後,這一帶就變得非常乾淨清潔。起初,一些日本人對走上街頭撿垃圾的中國人持懷疑態度,甚至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偶爾的作秀。

近期,日本NHK電視台等主流媒體紛紛報道這班華人的行動,給西川口帶來的變化,並給予積極評價,華人姑娘吳美麗和她創立的「閃亮小分隊」,走上街頭,自發撿垃圾的行為,更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186.jpg

筆者現場採訪在日華人吳美麗

JR京濱東北線,距東京不遠的西川口站西口一帶,過去曾是治安和生活環境堪憂的紅燈區。日本實行新《風俗營業法》後,自2007年以後,西川口站周邊店面因非法經營紛紛倒閉,遺留下了大量的空置門面。

另一方面,西川口位於與東京僅隔一條荒川的埼玉縣川口市,因交通便利,吸引了不少在東京工作、上學的華人在此落戶。隨着越來越多華人的遷入,中國餐館、貿易公司、房屋中介取代了過去的情色店。截至目前,川口市60萬居民中,外國人近3.6萬人,10年時間,中國籍人口增加2倍,達到2萬人之多,華人最集中的西川口一帶被冠以「小中華街」之稱。

193.jpg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加入到撿垃圾的行列

然而,中國人的到來不僅給當地帶來了活力,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 去年初,中國姑娘吳美麗的麻辣燙店在西川口剛開業不久,就有日本媒體要採訪她。她滿心歡喜以為會讓她說說,華人為促進當地繁榮帶來的正面影響,沒想到記者卻就街道垃圾滿地,雜亂堆放的問題讓她談談感想。她頓時陷入語塞與不安。

吳美麗切身感受到,因為日本人對中國人印象差,而造成的種種不便與煩惱。為了改善在日國人的形象,她決定愛護環境從自我做起——走上街頭,撿垃圾。她知道一個人力量有限,但需要大家從意識上引起重視,因為,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其他人,所以,就從自己做起,以求感染他人。

起初,不少人對這個走上街頭撿垃圾的「閃亮小分隊」持懷疑態度,甚至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偶爾的作秀。但一年多時間堅持下來,不僅身邊的華人被她的行為所打動,還主動參與進來,最後,連日本人也被感染,帶着小孩子自發參與到街頭撿垃圾的活動。他們中有店鋪老闆、留學生、公司職員、媒體人···每個人都抱着相同的信念:提升在日國人在日本的形象。 

bd84de39fb630724cb212bc3bf5562fb.jpg

日本人寫的感謝信

還有,日本市民特意寄來手寫的信和明信片表示感謝。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帶着孩子參與到這場撿垃圾的行動中來。吳美麗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我們雖不能改變世界,卻也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有了一點改變。」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在得知「閃亮小分隊」的事跡後,日前專程來到西川口,感謝吳小姐和當地華人以實際行動樹立中國人的良好形象。他表示,平凡孕育高尚、細小昭示博大,在你們的身後,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而閃光的足跡。

201.jpg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與大家一起座談分享

「行勝於言,我要用實際行動為『閃亮小分隊』點讚。」詹總領事當天加入「閃亮小分隊」當中,走上街頭與大家一起撿拾垃圾,通過清潔志願行動,強化在日華人的文明意識和責任擔當。其實, 中國人的能「忍」善「耐」是舉世聞名的,是中國人在無奈中應對不良環境的一種生存技能。 年少時,筆者讀過不少批評中國人性格的書籍,例如柏楊之《醜陋的中國人》、孫隆基之《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我不免為中國人的劣根性而汗顏,我傷心,我難過,我沉默,因為我也是一個醜陋的中國人。但是,年行漸長時,在加上這個撿垃圾故事,我的看法有點不一樣了。

206.jpg

筆者與大家一起座談分享

此外,很多論者以日本人的優點來對比中國人的弱點,但是他們往往沒有留意到兩件事實:第一,日本文化脫胎自中華文化,在中國唐朝時,日本派出「遣唐使」 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日本的文字、文學、建築、醫學、武術、茶道、政制……都曾經以中國為濫觴。第二,其實很多受人詬病的中國人劣根性,一樣可以在日本人身上看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