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為李嘉誠先生說句公道話

2019-06-03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lee1.jpg

筆者一直認為任何資本家都不會是好人。因此。對大部份成功的商人,都會有所保留。或許是出於這種想法,甚至乎是偏見,不諱言的說,筆者對李嘉誠先生並無多少好感。

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完全一面倒的認同「私利觀」,認為商人為一己之私而逐利,最終可令社會創富云云。這種世界觀只重視私利,而輕視道德價值觀,而且忽略了商人為逐私利而對大眾造成之傷害,對商賈剝削小市民的實況視而不見,只簡單及天真的認為,這種自私自利的情況,最終會到達一個「平衡點」。這種論述,其實頗有缺失,並不全面。例如,假設那「平衡點」真的會有機會出現了,但要在一千年後呢?這一千年內的人,豈非受盡苦難?難道任由所有百姓都被剝削而不顧?作為一套完整的治國濟世之方略,關建是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而不是只以「富國強民」的口號來鼓勵商家盡情剝削!

無論如何,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但凡能當上首富的,都是把資本主義發揮得淋灕盡致之人,一定會賺盡贏盡。因此,筆者對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的評價,都有所保留。退一步看,如果坐擁千億財產,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可謂財可通神,幾近可以為所欲為,在較少限制之情況下,又會有多少人可以不忘初心,仍能做好人呢?

近日,又有國內傳媒點名批評李嘉誠先生「走資」。據內地傳媒所認為,幾十年來,李嘉誠先生活用了國內的「潛規則」,贏盡好處,還多次在國內買地,靠囤積居奇來謀取暴利。等到國家經濟有下行壓力之時,就千方百計的「走資」。筆者雖然不太喜歡李嘉誠先生,但卻認為內地媒體的講法較為偏頗,不得不為李嘉誠先生說一句公道話。

首先、香港幾大地產商至少在二、三十年前已是坐擁巨富,因此投資策略都會較為保守,在發展地產項目時,都不以速度見稱。其好處是囤積居奇,坐擁升值之好處,亦可減輕資金壓力,不用把「戰線」過份拉闊。相反,大陸地產商則進取得多,可謂「快意恩仇」。他們熟知大陸政府之政策,以高負債之模式拉濶戰線,貨如輪轉,做大做強。在大陸市場裡,內房商已完全跑贏「慢工出細貨」的香港地產商,如果說拿盡好處,善用「潛規則」,內房商明顯比香港發展商強得多。豈能只怪李嘉誠先生一人?

其次,如果指責李嘉誠先生囤地,則只要他真的違反了政府之規定,便可被起訴及罰款。假設某些項目真的拖延了,觸犯了國內的規矩,在中國強調依法治國的形勢下,理應受到懲罰。如果情況再嚴重一點,相信政府亦有權收回土地。因此,相信在政府的監管下,自然已有一個公道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李嘉誠真的有刻意囤地而受罰的話,亦正正顯示出他「人生路不熟」,無法理解中國市場的運作、法規和「潛規則」等等,才會全面輸給內房商。李嘉誠在國內投資房地產,並不算得上是成功。說他在國內拿盡好處,亦絕對談不上。

還有,長和集團除了地產發展外,尚有能源、基建、電訊和零售板塊等等。其能源及基建板塊一直與國企合作,零售在中國市場也不斷擴張。近日,更有消息傳出,和記與華為合作,一同拓展5G的海外及香港市場,又豈能說李嘉誠先生「走資」呢?

當然,有人認為李嘉誠不斷以上市、分拆及合營等財技「套現」,其個人持有的中國投資已不算多。可是,但凡企業上市,都會善用資本市場來借力打力,以小控大。例如,難道馬化騰先生只佔8%以下的騰訊股份,我們就說他「走資」?說他已離開騰訊?

最重要的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歡迎世界各地的商人來中國投資,門戶大開,所謂「打開門做生意」,又豈能只准來,不准走?這是那一門子的道理呢?難道李嘉誠先生不能看淡中國地產市場?或看淡了也不能走?

商人拿着錢來到大陸市場投資,則指責人家「官商勾結」;人家不投資了,想結賬拿錢走,又指責人家「走資」。那麼,你想人家怎樣做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