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港大規模遊行再現原因

2019-06-17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WALK.jpg

(文章原刊於6月11日《聯合早報》)

香港民主派星期天發起的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活動,主辦方聲稱有103萬人參加,警方則說高峰時期有24萬人。兩個數字差距很大,但毫無疑問仍是過去十餘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遊行。人們不禁要問:香港沉寂三四年的抗爭運動為何重燃?

民間普遍的看法是,大部分港人害怕《逃犯條例》修訂一旦通過,香港將與中國大陸城市無異,港人不再享有香港司法制度保障,動輒被移交大陸受審,所以憤怒地上街表達不滿。

我在遊行當天接觸的示威者中,不少人持有這個看法。一名參加者憂心忡忡地描述大陸政府日後會羅列罪名,要求港府把港人移交大陸;另一個遊行者承認自己對修例內容不太了解,但他不忘補充:「中共說不會要求移交政治犯回大陸審訊,根本是騙人的鬼話。」

恕我直言,這多是一些不必要的憂慮。畢竟,這項條例的門檻極高,是針對在中國大陸、台灣、澳門犯了七年以上重罪的逃犯,與絕大多數港人基本上沒有任何關係。

可另一個疑問也隨之而來,在信息透明的香港,為何港人普遍對修訂《逃犯條例》一事仍存有許多誤解?他們為何對泛民各種誇張的宣傳和言論信以為真?

1768年,中國社會曾突然出現一種稱為「叫魂」的妖術。據說術士一旦對受害者的名字、毛髮或衣物作法,就可致他於死地。這股沒有科學根據的妖風,竟然令中國社會陷入歇斯底里狀態,老百姓無時無刻都嚴防自己成為受害者。最後證實,所謂的「叫魂」不過是一場庸人自擾的鬧劇。

西方學者孔飛力曾針對這個現象撰寫了《叫魂》一書,指「叫魂」大恐慌凸顯了一個現象:清朝中葉以後,政府管治開始出現危機,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絕大多數人由於沒有接近政治權力的機會,於是抓住「叫魂」這個偶爾出現的機會,想方設法改善自己的處境或打擊敵人。

因為歷史緣故,很多年長香港人是上世紀逃亡到港的反共人士,即使後來移民到香港的,也多是對中國中央政府沒有好感的大陸人。長期以來,香港社會中有不少人對大陸情況的了解,仍停留在幾十年前。恐共情緒在香港一直都有市場。

近來香港社會出現反修訂《逃犯條例》的情緒,和距今兩百多年的「叫魂」事件幾乎是同出一轍。按道理說,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出通過《逃犯條例》修訂等同香港完全沉淪的說法並不可信,但部分港人的恐共情結之深,已到危險的臨界點,他們根本不相信引渡回大陸的人會得到公正審判。無論港府如何向公眾保證被引渡者的人權將獲得保障,這種缺乏信任的情況始終沒改變,於是很多人在泛民的號召下紛紛上街抗議。

換言之,對中共信任不足,才是社會廣泛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根本原因。另一個原因則和近兩年北京強硬的對港政策有關。

不消說,北京當局過去兩年用釋法、監禁等不同方式,成功打壓了激進本土派和「港獨」派的氣焰,令其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既進不了議會合法抗爭,又無法在街頭暴力抗爭。與此同時,香港過去多年因為政改及社會問題而累積的民怨,一直未獲解決。

面對社會怨氣持續積累,港府近兩年仍無法提出針對性的良方。以樓市為例,樓價在最近一段日子又創下新高,年輕人只能望「樓」興嘆。這股來自對政治和民生不滿的兩股怨氣,宛如氣球,這一邊被政府強行擠壓下去,但早晚會在另一邊膨脹並爆發出來。

可以說,香港再爆發大規模遊行,內里有很複雜的因素。港人對大陸政府嚴重不信任,加上近年被打壓積怨頗深,都是遠因。這些因素就像火藥桶中的火藥,慢慢進入一觸即發的狀態。

修訂《逃犯條例》就是點燃火藥桶的那一根火柴。這根火柴,在香港民主派炒作,企圖為年底區議員選舉造勢,以及歐美國家的介入下,終於通過星期天的遊行爆發,最後甚至演變成小規模的暴力衝突。若港府不好好深入了解箇中原因,恐怕將無法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