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逃犯條例亂局:全怪林鄭太天真

2019-06-17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ccc.jpg

6月9日,香港數以萬計示威者湧上街頭,抗議政府推進修訂《逃犯條例》。依據修例建議,香港可以把在港的逃犯引渡到包括大陸在內的其他地方。

這可能是香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遊行活動。大陸官方媒體對此依然鮮有報道,《環球時報》等少數幾家媒體的報道也是指責反對派與「外國勢力」勾結,試圖在港製造混亂。

大陸官媒的一貫立場是怪罪「外部勢力」擾亂香港,但這次危機實實在在是香港政府自找的。坦率的講,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強推修例是不合時宜和失策的,也是考慮不周的。同時,林鄭及其官員也準備不足,因為她們對大局認識不清,根本沒預料到香港民眾和國際社會會有如此大的反對聲。

但無論這場危機以何種方式結束,都不會有勝者,而受傷害的都是香港社會,包括其國際聲譽、司法獨立性以及國際社會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信心。

早在2月份,當香港政府提出修改逃犯引渡條例時,港府官員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認為修例獲得通過將易如反掌。

在收到一起殘忍殺人案被害者家人的請願信後,林鄭本人深受觸動,因此決定加速進行逃犯條例的修訂。在這起刑事案中,香港青年陳同佳去年在台灣殺害了他的懷孕女友並拋屍,然後逃回到了香港。今年4月,陳同佳因洗錢罪被判29個月監禁。自去年3月他被捕以來,港府一直強調修改逃犯引渡條例的急迫性,以便能在他刑滿出獄前以殺人指控將其引渡到台灣接受審判。

港府匆忙推行逃犯條例,也有一石二鳥之意。第一,為被害者家人伸張正義,第二,堵塞現行法律制度的漏洞。修例後,香港就可以依據個案原則,把在港逃犯引渡到與香港目前沒有引渡和司法協助協議的地方,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

至於修例的動議,人們猜測林鄭是在按北京的指示行事,但林鄭堅決否認,稱她從未收到過北京的指示,修例不是中央政府提出的,而是由香港政府自己發起的。真實情況也許如此。

其實,北京更關注涉及國家安全的立法,即23條立法。早在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因一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而擱置,抗議者認為這一立法將蠶食他們的依據基本法應享受的公民權利。第23條禁止任何叛國、分裂、煽動叛亂和顛覆行為。自那之後,中央政府一直在遊說香港政府重新啟動這一立法過程。

即便如此,北京也不反對香港修例。因為如果條例得以通過,中央政府就更容易追查並引渡那些躲藏在香港的逃犯和腐敗官員。

事態的發展已經表明,林鄭及其政府的高級官員太天真了,嚴重低估了香港各界超乎尋常的反對聲,尤其是遭到了通常都非常配合而又勢力強大的工商界的反對。

雖然是職業公務員,但林鄭及其團隊似乎缺乏政治素養和敏銳的政治觸覺。她似乎認為,修例只不過是為了完善香港的法治體系,確保香港不會成為逃犯的天堂。因此,政府未能與社會各界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包括工商界、媒體以及在港的外國人士等。很多人明確表達了對修例的擔心,稱鑒於大陸的司法制度,他們可能得不到公正的審判,權益也得不到保護。

政務司長張建宗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也坦承溝通不夠,稱如果政府一開始就能與社會各界進行很好的溝通交流的話,局勢也許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政府以情勢急迫為由,跳過了必要手續和程序,在未經充分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就匆匆推進逃犯條例修訂。為此,有人譏諷道,在4月份政府展開了長達3個月公眾諮詢,僅僅是為了如何保護動物及確保動物的主人把貓狗等餵好、照顧好並給予足夠的醫療保障。

但人們也許會問,考慮到目前分裂的政治氛圍,3個月甚至更長的公眾諮詢也無濟於事。但如果政府履行了相應程序並與公眾進行良好的溝通,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就能贏得公眾對修例更大的支持。

台灣當局已明確表示,即使香港推行並通過了逃犯引渡條例,台灣也不一定會給予合作。這意味修例的急迫性已大大降低。

由於政治上的天真,香港官員也未意識到修例可能帶來的地域政治風險。隨着台灣大選的臨近,執政的民進黨以及在野黨競選人、電子巨頭郭台銘都認為香港大規模遊行活動已經表明,「一國兩制」安排已經失敗。

此外,大規模的遊行活動還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尤其是美國。美國務院已對香港修例表達了「嚴重關切」。

在中美貿易戰僵持不下之時,這可能會使北京應對華盛頓的行動變得複雜。目前,中美相互加徵關稅,兩國在言語上也相互鬥狠互不示弱。

下一步會怎麼樣呢?香港政府可能會引入更多保障條款,對條例進一步精雕細琢,以消除人們的擔憂,但退縮並如示威者要求的那樣收回條例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北京已明確表達了對林鄭修例行動的全力支持,只要佔立法會多數的建制派議員團結一致,條例獲得通過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不可否認,修例引發的示威衝突已經大大傷害了香港的國際聲譽。

 

王向偉是《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現常駐北京,任編務顧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