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政治風波面前 政府更需要「有所作為」

2019-07-09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hkk1.jpg

現在看來,這場反修例風波短期內仍沒有止息之勢,周日的九龍區遊行,發起人指參與人數高達23萬人,警方則指最高峰有5.6萬人,不論採取哪個數字,遊行人數仍然相當多,反映在特區政府宣布停止修例工作,特首及多名問責官員相繼道歉之後,反對民意仍然高燒未退,而且針對的議題及訴求更由修例擴展至其他範疇如政改以至地區議題等,為這場風波不斷添柴加火。

坊間早前有意見認為,在政府宣布修例工作停止後,相信風波會逐步平息,這種想法看來是過份樂觀。這場反修例風波論規模、論衝擊力並不亞於2014年的「佔領」行動,當年整場「佔領」尚且持續79日。而且,這次反修例的社運模式與當年「佔領」不同,呈現出野貓式、周末抗爭等特點,不必如當年的長期「佔領」,某程度更有利於示威者打持久戰,所以這場風波相信會延續一段時間。

任何社會運動都有一個周期,大體可分為爆發期、膠著期以至退場期。這場反修例風波正式變成政治風暴,主要由6月9日的遊行開始,中間涉及6月12日立法會攻防戰、6月16日的遊行,而7月1日的「佔領」立法會行動,更是爆發期的「大事件」,將整場行動推向高峰。

及後,「佔領」立法會行動引發社會輿論較大反響,而立法會亦隨即休會,暫時缺乏政治議題繼續炒作風波。於是風波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的膠著期。這段時間,特區政府的策略是逐步緩和社會矛盾,通過對話緩和氣氛,希望令社情民意逐步退燒,從而以拖待變,靜觀後續。至於示威者為了延續風波,亦開始開闢其他戰線,包括以不同的地區議題與反修例綑綁,並且將議題帶入地區,保持每個星期都有動員,持續向特區政府施壓。

在這個階段,雙方都希望爭取主流民意支持,打的是民意戰,而膠著階段最終維持多久,主要看民意走勢。就如五年前的「佔領」, 79日後警方進行全面清場,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撓,原因就是主流民意已經對「佔領」感到厭倦,「佔領」已經變成雞肋,警方的清場不過是順水推舟。

當然,不論反修例風波有多大,也總有休止的一天。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縮短膠著階段,如何減輕風波對社會的影響,盡快讓風波退場,讓社會回復正常。當中關鍵還是特區政府,積極尋求對話並沒有錯,但對話解決不了問題,重點還是要拿出解決辦法,就算政府認為泛民提出的訴求不合理,政府也需要提出其他方案和建議,顯示承擔的態度。

例如對青年人的訴求、市民對民生的關注點,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不需要現在才問道於民,現在需要的是提出辦法。特區政府現在首要是重整隊型,針對社會關注議題提出方案,不要等到10月的施政報告,向各界展示出管治意志,讓市民看到政府是有決心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以拖待變,這只會更加引起市民的反感,更加延長膠著期,對香港的傷害也更大。

這場風波,只有政府自己才能解決,在現在的形勢下,政府更加需要收拾心情,有所作為,問責官員就算未能即時推出政策,至少也應該多落區聽取民意,還有一大班副局長、局長助理、創新辦,這個時候又去了哪裡?又在做什麼呢?在政治風波面對,更需要沉著應付、有所作為,這本來就是習近平對於特首「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期許。現在正是疾風知勁草的時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