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發夢 ∙ 兄弟爬山 ∙ Be water ∙ 移民

2019-07-15
 
AAA

um.jpg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上周六上電台節目,被主持人質疑特區政府是否確實了解年輕人時表示,「其實我都有上連登(討論區)看看意見。」但她承認,是在反修例風波愈演愈烈後才去關注。

連登、高登、立場新聞、毛記電視、SocREC社會記錄頻道等,是近年最多香港青年關注及參與討論的社交媒體;加上Telegram內各群組、多名時事評論網紅頻道等,只需隨便看一些,也能基本了解港青噪動因由。

我初步總結了一下,發現港青們目前所走路子是:發夢 ∙ 兄弟爬山 ∙ Be water ∙ 移民。

首先說「發夢」,不是真的發夢,而是每個人對抗爭的看法和手法。源自歌手方皓玟的廣東歌《你是你本身的傳奇》,開首兩句已反映港青們的內心悲憤:「我也想哭你今天知道嗎?賺到幾多願放棄自由嗎?」

然後,歌詞寫道:「容許你發夢嗎?只要相信,夢定能飛。」在總結時強調:「就算今天的你哪年紀,活着就無悔地做個你愛的你,請記得,發夢定能飛。」

入行十多年的方皓玟,沒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只喜歡把個人心境,映照成長的殘酷及社會的變幻,寫成多首引起港青共鳴的歌曲。《你是你本身的傳奇》在2015年推出,也就是「佔中」後一年,當時許多人感嘆參與行動沒成果,要求沒達到。相反,有人受清算,時勢日漸轉差。於是,這首歌就成為眾人的心靈雞湯,互相打氣。

在社交媒體內,許多港青分別道出「發夢」,實際就是提出各自的抗爭理論及手法。於是,「無大台」就成為「反修例」運動中最惹人注目的特色,參與團體之間沒領導,沒有「誰指揮誰」的關係。

在連登討論區內,曾有人提出「集體坐港鐵游車河(逛街)」以癱瘓香港的命脈;但有人反對,認為盡量不要影響民生,以免民意逆向;也有網民提議將抗爭成為生活常態,實行「野貓式」運動。

至於首次發動「民間外交」,在G20峰會前夕以馬拉松方式到19個國家駐港領事館請願,也是網民「發夢」後,大家在社交平台上討論然後落實行動細節。

雖然「反修例」跟「佔中」一樣,示威者出現「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和「勇武派」,但港青將這次運動定性為「爬山」。「山」就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即推動港府和社會改革,須強調團結。

在社交群組內,經常有人提醒:不捉鬼(內奸),不割席,不篤灰(告密),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也有人要求「勇武派」不要罵「和理非」太多,因「和理非」是「勇武派」後盾。

當「兄弟爬山」多次後,錯誤也開始出現了。這時候,社交媒體內有人提出另一重要抗爭哲學:Be water,這詞源自於香港已故武打影星李小龍,意思是武者不被形式所拘,要像水一樣流動。

跟「佔中」堅持佔領79天不同,近一個月來,金鐘夏愨道雖然多次被佔領,但總是一天半天。在「七一」晚上,立法會曾一度遭示威者攻佔;但在警方宣布將會清場後,示威者並非像台灣太陽花運動那樣長期佔領,而是迅速撤離。當時,他們正是互傳Be water,百多人衝進去將不願走的「死士」拖走。

其實,要每次做到 Be water 也不容易,示威者與警察不斷武力對抗,雙方都會精疲力盡,情緒容易失控,走火入魔,非常危險。

而且,有網紅提醒,港青無止境的暴力衝擊不是沒有代價,像佔領立法會大樓事件犯法,有很大機會被判至少六、七年刑期監禁,而且還不可以移民。

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在網上節目指出,全國港澳理事會理事、深圳大學港澳研究中心教授宋小庄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就發出「北京將採取行動」的警告,強調「事不過三」,「相信就是包圍警察總部、沖入立法會後的第三次了。」

對於港青呼喊「絕望,無前途」,蕭若元提出:「你其實還可以移民。移民是不用錢,若你是年輕人,我認識一些人是完全沒錢的也可以移民,你首先就是做working holiday(工作假期)。」

他說,在「工作假期」過程中可正式找長期工作,「我認識的人不就是這樣在英國逗留了五六年嗎,還入了籍。」因此,若港青仍是單身,並覺得「nothing to lose」(沒什麼可失去),移民其實沒什麼損失。

我贊成他的看法。若港青覺得不捨得香港,可以為香港戰鬥,那是可以戰鬥下去。但選擇移民也不失為一條出路,這是自由選擇。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