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武:約翰遜將英國帶向何方

2019-07-22
周德武
大公報副總編輯
 
AAA

bj1.jpg

(文章原刊於微信公眾號《公評世界》7月19日。)

「英國像雄獅一樣走進20世紀 ,卻像中風的羔羊走出20世紀」。從英國脫歐的一波三折中,英國人的患得患失、優柔寡斷被暴露得一覽無遺。 「沒有最糟,只有更糟」恐怕是當下英國的最好寫照。

英國脫歐成了世界上最長的政治連續劇,看劇的人都患了主題疲勞症,而演劇的新主角馬上就要登場。

根據保守黨最新民調,約翰遜以超過70%的支持率遙遙領先外交大臣侯俊偉,其當選已無任何懸念。  

卡梅倫和文翠珊都栽到了保守黨自己挖的坑裡。

如果說卡梅倫把脫歐問題付諸公投的魯莽是出於對形勢的誤判,那麼,文翠珊則完全是為了所謂的民主與民意,去完成一項連她自己都不贊成的脫歐事業。

她在前兩天的告別演說中,為沒有帶領英國人民成功脫歐而表示遺憾,但至少一半的英國人卻為此慶幸,留在歐盟的夢想在這一刻還沒有徹底幻滅。

約翰遜還有四天才會入駐唐寧街10號,但是英國許多人開始真正擔心起硬脫歐了。

約翰遜多次聲稱,無論有無協議,他會帶領英國在10月31日前離開歐盟。

按英國議會慣例,英國女王發表演講前的1至2周,下議院將提前休會。這就意味着議會在10月31日歐盟規定的最後脫歐期限前停止運作。

於是,7月18日,英國議會下院緊急通過一項法案,旨在阻止下一任英國首相企圖通過暫停議會的方式,強行通過硬脫歐的舉動,這項動議最終以315票對274票獲得通過。

40名保守黨議員對此投入了贊成票或棄權票,這種反叛行為,被認為是對約翰遜的一大警告,此項決議使新首相推動無協議脫歐的程序變得更加複雜。

在當天投棄權票中,其中有四位是現任內閣成員,包括財政大臣哈蒙德、商業大臣克拉克、司法大臣高科和國際發展大臣斯圖爾特。

這是哈蒙德在22年的議員生涯中首次倒戈,他還呼籲其他議員不要理會保守黨黨鞭(相當於紀檢負責人)的警告。

對於哈蒙德的反叛行為,梅揚言要罷免哈蒙德作為紀律處分,但她並沒有立即這麼做,估計是把問題交給約翰遜了。

哈蒙德及另外四位大臣留在新內閣的機會十分渺茫了。

17日文翠珊在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發表了據信是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說。

她表示,不妥協的「絕對主義」和民粹主義在英國乃至世界政壇蔓延,形成只有贏家及輸家的政治文化,「認為只要你足夠大聲而持久地強調你的觀點,你最終會達到目的,或者動員你自己的派系,比爭取其他群體更重要。」

在面對全球挑戰時,基於集體利益的妥協精神是至關重要的,最好的政治狀態是需要通過說服、合作和願意互相讓步的態度,來達到理想結果。

她警告民粹主義及威權主義威脅國際秩序,令政治陷入分裂,呼籲社會妥協,避免趨向兩極化。雖然梅首相沒有直接點明,但外界普遍猜測,她批評的對象就是約翰遜和特朗普。

文翠珊把未能脫歐歸咎於不願妥協的議員們。她寄望繼任者要處理民眾的真正顧慮,而不是做出無法實現的承諾。

她補充說,「相信在有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仍然是擺脫英國脫歐僵局的最佳途徑」。

「需要妥協」是文翠珊給約翰遜的建議。正像她在決定辭去首相之職引用溫頓爵士的話時所言,「妥協不是骯髒的字眼」。這位在二戰中救助了669名兒童逃往倫敦的證券交易員最終選擇了原諒。

7月17日,保守黨黨魁之爭進行了最後一次辯論,約翰遜儼然以勝利者的姿態發表演說和答問,更像是發表自己的施政理念。

侯俊偉則完全成了一名提前落敗者,並表示願意在新內閣中擔任職務,但這個願望能否實現就要看約翰遜的心情了。

約翰遜表示,梅首相的脫歐協議已死,他會迫使歐盟讓步和同意重新談判,同時他也拒絕支付390億歐元的分手費。

這話聽起來像是大西洋對岸的特朗普教的。

特朗普6月訪問英國時就公開表示,根本用不着向歐盟交分手費。

約翰遜在演講中突然高舉一袋腌魚,批評歐盟規則的荒謬。他說,「根據歐盟規則,每出售一袋腌魚還必須要配上一個冰袋,這種做法不僅增加成本,還破壞環境,更毫無必要」。

4月11日,歐盟27國作出一項艱難決定,再給英國6個月時間,讓梅首相有足夠的時間,說服其議會批准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

現在,留給約翰遜的時間其實也不多了。

新任歐委會主席、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德萊恩表示 ,歐盟可以考慮將英國脫歐的時間後延,算是給約翰遜一個台階。

據英國最新民調顯示,約有56%的人主張留歐,遠超三年前的48%。包括工黨在內的許多人,寄希望於二次公投,這樣脫歐的戲碼就得重寫。

對於歐盟來說,時間雖有彈性,但脫歐條款具有不容談判的剛性,這也是防止多米諾效應的關鍵一招。

眼下的歐洲現狀着實令人堪憂。英國脫歐、法國正遭遇「黃背心」運動,意大利民粹主義色彩濃厚的五星黨走向政治中心,德國面臨「後默克爾時代」,歐洲大國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處在十字路口的歐盟找不着前進的方向。

歷史把馬克龍推向了前台,年輕氣盛的他當仁不讓,表現出強烈的領導欲、改革欲。

他上任後提出復興歐洲計劃,充當歐洲一體化的火車頭,但在國內落實巴黎氣變協定問題上操之過急,頻繁加征燃油稅,讓住在遠郊的中下層百姓難以承受之重,最終引發了長達數周的「黃背心」運動,搞得他焦頭爛額。

前段時間,他深入鄉間進行對話,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浙江義烏商品集散中心黃背心訂單的增減,將直接影響馬克龍的心情。

對於英國脫歐問題一拖再拖,馬克龍頗有微詞,認為歐盟有許多重要事情要做,不能被英國脫歐所綁架,久拖不決不是解決此問題的好辦法。而4月份給出英國六個月的寬限期,算是歐盟內部的一次妥協。

脫歐問題變成了一場英國政壇的政治豪賭。

保守黨執着於三年前的輕率,為了一個所謂的公投承諾,置一半多英國百姓利益於不顧。誰當保守黨的領袖,都要去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對脫歐的執着變成了一場捍衛「英式民主」的面子工程。

對於英國來說,脫離了歐盟,未必就能脫離苦海。

雖然英擺脫了歐盟沉重的財政攤派,但新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英格蘭中部地區的「鐵鏽地帶」,與美國中部遙相呼應,都是全球化加速背景下的受害者。

英國向金融和地產等服務業領域傾斜,導致這些地區的產業空心化,這群失落與迷茫的中下層成為脫歐的堅定支持者。

但殘酷的現實是,他們是一群對物價指數最敏感的人,在脫歐後將因關稅增加,需要承受額外15%左右的支出,其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脫歐的悖論或與他們開一個不小的玩笑。

加之,歐盟結算中心或將從倫敦轉向法蘭克福和巴黎,世界金融中心不保,金融支柱發生動搖,甚至引發北愛蘭和蘇格蘭的脫英獨立運動。

有人預測,這麼折騰下去,大英帝國終有一天要淪為三流國家,雖是笑談,但看看今天的阿根廷,對照一下上個世紀初與美國並駕其驅的盛況,可見,上帝並不是總會眷顧那些裹足不前的民族。

英國脫歐的可能前景依然停在三岔路口,再搞一次全民公投,徹底回到歐盟懷抱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依約翰遜的性格,則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為了自己的執着信念,恐怕也會大幹一場。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在留歐與脫歐問題上,他曾經猶豫徘徊,但在去鄉下調研、苦思冥想之後,他毅然決然地站在了脫歐派一邊。

「隨他去吧」是當下歐洲經常聽到的聲音。10月31日在西方文化里是個詭異的節日,英國會給世界呈現什麼樣的魔具,人們正拭目以待。

在共產黨宣言誕生的年代,「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而眼下民粹主義幽靈在歐洲遊盪。

近年來,世界政壇的強人政治異軍突起,一時間政治強人云集。政治強人,既是選民利益追求的需要,也是社會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

強人政治時代可以成就很多大事,強人坐在一起可以拍板,少了一些優柔寡斷和議而不決。

但是,任何事物總有兩面性,政治強人不會輕易妥協的特點,也給世界增加了不確定性。

如果政治強人頂起牛來,無疑會加大摩擦和衝突的風險。

在權力重心不斷下移的大背景下,政治強人必須以草根為依託,而草根也必須有政治強人作為符號。

約翰遜無疑是英國政壇的新強人,或掀起新的政治旋風。

但形勢比人強。文翠珊曾經也被英國人寄予厚望,甚至一度被稱為「撒切爾第二」,但最後的結果是,一個任期都沒有做完就折戟沉沙,飲恨離去。

而約翰遜敢打敢拚,在猶豫不決的英國當下,或許是他們期待的類型,殺出一條血路也未不可知。

在許多英國人看來,約翰遜是一個「矛盾綜合體」,既有傳統精英重視人文素養、修辭華麗的一面,也有頭髮亂如雞窩、經常遲到、毒舌嬉皮士的一面。

他出版了十四本書,把特朗普完全踩到腳下。

他性格狂野,個人私生活緋聞不斷。

他在泰晤士報當過實習記者,因新聞造假而被總編識破,但每日電訊報看中他的才華,毅然把他派往布魯塞爾常駐,他對歐盟竭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比起真相來,他更在意如何贏得讀者的心」,他「常年滿足着英國人的集體窺探欲,像永不落幕的肥皂劇」。英國很多人對他既愛又恨。

約翰遜出生於紐約,父親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良好的家庭背景使他得以在伊頓中學接受教育,同卡梅倫、侯俊偉等人同年進入牛津大學,曾擁有美英雙重國籍,後來主動放棄。

他聲稱自己擁有土耳其、猶太、穆斯林、英國、法國等血統。

他愛閱讀思考,尤其喜歡古典學。

他的婚姻也有更多傳奇。多次的婚外情讓女方墮胎,時任保守派黨魁以「品德問題」除名,認為他是花花公子。

在擔任倫敦市長期間,為了爭奪非婚生女兒而展開了長時間的官司大戰。

前不久,與最新戀人的一次爭吵甚至驚動了鄰居而報警,第二天,他又在公開場合秀起了恩愛,這一切都沒有對保守黨的選情帶來不利影響,可見,英國人多麼希望憑藉他的才情、魄力把英國帶出泥潭,道德的門檻在紳士的英國也視如敝屣,這就是當下西方政壇的一大共性。

對「光榮孤立」和「均勢外交」抱有較高熱情的他,是一位與特朗普遙相呼應的民粹主義者,在夕陽西下的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中到底能留下多少約翰遜的痕迹,讓我們等待他的第十五部著作——《如何帶領英國脫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幾年來不少評論脫歐公投是民粹的表現,是次英國輿觀公司的調查再一次加深大家對此的看法,調查說今天只有31%會選擇脫歐,比起當年公投時的52%低出20%,這明顯是一個後悔之舉。

    黃頴灝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