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亂局何時了?

2019-08-05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sss.jpg

香港自從6月9日爆發大規模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遊行後,社會一直動蕩不安,示威衝突甚至愈演愈烈。至今已持續50天的亂局,何時才能望見終結的曙光?

回顧反修例運動初期,特區政府像2014年一樣採用了拖字訣策略,強調修例草案「壽終正寢」後,就以不變應萬變,靜待民意逆轉。事實上,2014年「佔領中環」後期,民主派鬧得多就逐漸失去民心,大多數港人反對堵路,其後警察執法便水到渠成。

從某種程度上說,港府的策略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隨着反修例行動持續升級,示威者圍堵警察總部及政府大樓癱瘓運作、沖入立法會大肆破壞會場,以至後來包圍中聯辦和塗污國徽等等,既影響民生,也令越來越多港人對公共安全以至抗爭運動產生了擔憂。

另一邊廂,反修例衝突不斷,不少港人的情緒或多或少受到事件影響備受困擾,需要求診,渴望社會暫停衝突的聲音也漸漸壯大。

然而,過去一個多月發生的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卻打亂了當局的如意算盤。一是示威者梁凌傑意外墮樓,送院不治。他穿着黃色雨衣的身影成為反修例示威的「圖騰」,激發許多年輕示威者堅持港府要回應運動五大訴求,以對得起死者。

二是日前元朗有「白衣人」空群而出暴打巿民。雖然未有確實證據證明背後是建制派策劃,但已令社會產生了「警黑勾結」的觀感,也令港人對政府的不滿升至前所未有的極點。

所以過去一個多星期,元朗大遊行和中環集會雖然未經警方允許,依然吸引了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港人參加。令人更憂慮的是,這場反修例運動近來出現了加快升溫的趨勢。

第一,抗爭地點擴大。香港大規模的示威和遊行地點,一般都落在港島的金鐘區。但近來港府對反修例示威訴求「不動如山」,每周的示威活動也就遍地開花,由港島中上環到九龍的西九龍高鐵站,再到元朗,「戰場」甚至有可能在未來數周延續到其他地區。

第二,參與抗爭運動的人士越來越多元化。上街的群眾,除了年輕人和低下階層的失意者,前問責官員、學商界領袖,甚至連一向恪守政治中立原則的公務員,連日來也紛紛聯署,就反修例議題發聲。

兩名分別來自勞工處及運輸署的公務員,日前更「現真身」公開見記者,表示將於本周五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集會,要求政府回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訴求。所謂城堡往往是先從內部攻破,目前港府的管治似乎已經接近「崩潰」。

第三,抗爭運動的訴求不斷提高。反修例運動原本的目的,是要求政府回應五點訴求,包括撤回《逃犯條例》修訂。這種「抗爭」運動的目的很簡單直接,就是逼使當局停止推行上述的政策,運動任務便宣告完成。

但演變至今,「反送中」抗爭已逐漸轉化為「革命」。不少示威者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革命」已截然不同於「抗爭」,是指推倒整個制度,然後建立一個新制度。他們的目標已經轉為癱瘓特區政府,終極目標更是指向衝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權。

換言之,當初特區政府選用柔性方式,希望盡量拖延,然後讓反修例行動自然死亡的策略,已經漸漸失效。這個做法不但無法平息示威者的怒火,反而進一步刺激了示威者,讓反政府的風氣持續。

在反修例風波爭議不斷之際,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昨天在北京召開記者會,介紹對香港當前局勢的立場和看法,也引起了很多港人期待。畢竟這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港澳辦首次召開記者會,也是北京當局首次公開回應反修例風波。

豈料港澳辦新聞發言人在記者會上雖然放軟了語調,仍然重申堅決支持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及警方嚴正執法,又拒絕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顯而易見,這些說法無法令香港抗爭人士感受到中央政府是和他們站在同一邊,理解他們的訴求。

在此情況之下,近月每個星期在香港不同地區重複上演的遊行、衝擊,以及警民衝突,短時間內看來都不會休止。香港亂局何時了?恐怕無人能準確給出答案。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