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自我管理健康

2019-08-11
岑家雄
資深註冊社工
 
AAA

p1.jpg

面對人口老化日趨明顯,如何為市民提供妥善的醫療照顧,是政府當前的要務。眾人皆知,香港的醫療服務在基層醫療的發展一直落後,更忽略協助市民建立一個「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而眾多的醫療改革諮詢,都將焦點放在融資的議題上;而對如何推動基層健康照顧的工作上,當局依然欠缺動力以推動市民的健康意識。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參與每年體格檢查,已是不少長者的「例行公事」;普遍地長者對健康的醒覺確實提高不少。但近年令人擔憂的境況是不少長者在得悉患重症後不久病況便到達末期階段,不久於人世!以一年為期的檢測作預防未必真可完全起把關的作用,讓人安心的作用。長者朋友應配合持恆建立一個「自我健康管理」的良好生活方式,如自行量測血壓、血糖等情況,配以定期的專業健康諮詢,並加上注重均衡營養、適當兼適量運動和正確面對疾病。

其實,很多長者多喜服用成藥以「補身」,但往往卻未知其身體狀況的需要性,或因「補身」過度反而影響健康!這些「補藥」同時與一些長期病患的藥物一併進食,是會增加服藥混亂的可能。有些長者更有「儲藥」的習慣,作未雨綢繆的「看門藥」;可惜,他們多忽視藥效的日期。此外,有些長者更有「借藥」的情況,多誤以為家人有類似疾病而得治愈的病況,故多會「分享」其家人所服剩的藥物。很多時醫生處方都會因應病況、體質甚或其他長期用藥作相應調校,「借藥」實質易生「食錯藥」的惡果。這些常見的「自診自醫」情況,實須專業人士不住的提供藥物管理諮詢和教育,才可達致藥物「服得其所」的效用。

長者要有健康生活,不是單單驗身就等於萬應良方,均衡營養和適當兼適量運動的重要。現時節食成為時尚,不少長者也會少吃以求控制體重。過胖固然會引致長期病患或膝關節毛病,基本上減肥是正確的,但若處理不得其法,反會不能吸取恰當營養。因此,現時鼓吹醫療專業諮詢的「基層化」,讓醫護人員走進人群,比如在地區內的長者中心設有名為「護士診所」的健康諮詢服務,由護士、藥劑師和營養師,為長者提供良好的社區教育工作,貫切「防範勝於治療」,這才是真正減少醫療融資重擔的方法。

 

歡迎聯絡 : shamkahung@g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的香港社會,「醫社合作」實為提升市民健康的可行方向。食衞局及勞福局需於未來的時間要有更密切的合作,在政策層面上進一步推動「醫社合作」的發展。

    周尚明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