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反思高等教育中的科技應用

2019-08-29
 
AAA

作者:熊衛雁博士 嶺南大學 研究生院 研究助理教授
asasaas.jpg

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出現與廣泛運用被認為是對傳統高等教育的一次“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在被稱作「MOOCs元年」的2012年,很多學者和專家認為MOOCs將為高等教育帶來革命性的改革。MOOCs大規模地普及了高等教育課程,特別是來自於世界頂尖院校的課程更加受人關注。於是有學者斷言,MOOCs將大大解決美國居高不下的大學學費問題。然而,6年過去了,MOOCs並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反而是在全球開始MOOCs風潮之後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首先,MOOCs的課程完成率十分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整體上只有4%的學生能夠堅持完成所有的課程。於是出現了特別諷刺的情形,那就是一些就業單位會去看申請人的MOOCs證書,然而他們看重的並不是這門課程的內容,而是申請人有否堅持上完這門課程的毅力。

於此同時,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開始被學者廣泛討論,那就是MOOCs真的能給參與的學生帶來了「創新性」的學習體驗麼?很多教學與學習(instruction and learning)研究學者並不認同。因為絕大多數MOOCs的形式都是錄播視頻,然後配以習題及論壇。這一模式,僅僅是將現實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等級式教學模式搬到網絡平台而已,優點在於學生能夠自我控制上課節奏。另外,MOOCs課程缺乏實時交流,學生的交流僅僅是在課後的論壇。這些體驗,並沒有從本質上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課程體驗,完全只是改變了一個平台而已。

因此,當我們重新思考在高等教育中應用科技的時候,需要嚴謹思考這麼做的目的是甚麼?在我看來,高等教育中任何科技的應用都是服務於學生的學習體驗,並且通過良好的學習體驗去實現高等教育的目的——讓學生掌握應對未來生活中挑戰的技能以及培養學習能力。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工作環境愈發注重人際交流、團隊合作、批判思維、以及搜索、整理、分析、評估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教學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改變傳統的填鴨授課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交流互動為主要模式。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應該扮演一個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去協助學生構建自己的認知,並且從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這個構建的過程中,科技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那就是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而教師在此就需要不斷提醒他們如何對信息做出科學合理的判斷,構建一個存在最少偏見的認知。

shutterstock_768120247.jpg

對於高等教育管理者而言,在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中科技應用的時候,一定要避免為使用科技而使用的情況。每當新科技出現的時候,總會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對科技的恐懼(technophobia),認為會給教育來帶災難,例如很多人認為對科技的過度依賴會削弱學生的能力。另外一個極端便是對科技的狂熱(technophilia),認為科技將是解決一切教育問題的解藥。兩種思想都會有偏頗之處,高等教育的管理者需要找到平衡點。其實核心很簡單,那就是抓住應用科技的本質目的,促進而不是削弱學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學習體驗,提高而不是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

總而言之,MOOCs帶來的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值得慶祝,但回顧其從神壇跌落的過程很值得高等教育管理者及從業者去思考,而且這一思考十分必要。因為在目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代工業革命」時代中,新的科技將很快進入高等教育領域,MOOCs將不再是最新的創新。實際上,很多應用已經開始進入教室,包括直播課程以及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課程等等。香港的各間大學很早就緊跟MOOCs潮流,建立了自己的MOOCs平台。此時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各大學應該回望MOOCs的發展,展望未來新科技的引入,抓住科技在高等教育中應用的本質,避免走入「為應用而應用」的死胡同,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服務學生的課程體驗以及幫助學生掌握應對未來世界的能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