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觀察/從天皇即位大典看中日關係

2019-10-28
黃匯傑
資深傳媒人
 
AAA

[CropImg]JP1.jpg

德仁天皇。新華社圖片

數條彩練當空舞,一條青龍上雲天。10月22日,東京的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雨,德仁天皇即位慶典即將開始。就在登基前幾分鐘,天空突然停止下雨,陽光普照,天空出現了彩虹。就在這樣的神奇氣氛下,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的即位慶典,在皇居正殿中央規格最高的「松之間」,正式向海內外宣告新天皇即位,並接受世界各國186個國家來賓的祝賀。

IMG_9934.JPG

在登基前出現的吉祥彩虹。

按照日本現行法律和皇室傳統,天皇即位要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典活動。相關儀式有30多項,持續近一年,總預算費用高達160億日元(約10.5億人民幣)。當日,在皇居周圍負責安全的警察,是從全日本各地增派的約有26000警力,在皇居周圍警戒。 

此次儀式舉行的場所「松之間」位於皇居正殿中央,兩旁分別為「梅之間」與「竹之間」。松之間面積約為370平方米,高8米左右,是舉行內閣總理大臣和最高法院法官任命儀式、接受新上任外國使節國書和授勛等重要儀式中規格最高的場所。 

thumbnail_IMG_9928.jpg

安倍首相親自寫的「萬歲」。

「即位禮正殿之儀」舉行期間,中庭設有眾多幡旗。其中綉有「萬歲」二字的幡旗,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書。殿內放置象徵天皇寶座的「高御座」和象徵貴人之位的「御帳台」。「高御座」台上放有天皇在「劍璽等承繼之儀」時繼承的劍、勾玉,御璽和國璽。天皇頭戴立纓御冠、身着黃櫨染冬御袍,皇后梳「大垂髮」、身穿十二單朝服,分別站立在高御座和御帳台內。

JPA1.jpg

德仁天皇。新華社圖片

當中庭的「鉦」響起時,全體觀禮代表起立。侍從和女官分別打開高御座和御賬台的帷幕,鼓聲響起後所有人員向天皇行禮。天皇在高御座前宣讀詔書,安倍首相向德仁天皇宣讀表示賀意的「壽詞」,並帶頭三呼萬歲。最後,侍從和女官落下高御座和御賬台的帷幕。整個儀式大約持續30分鐘, 這個場景猶如中國古代的皇帝登基儀式一樣,在現今社會中可以看到這景象,也真是有種看戲的感覺。

從儀式現場的布置,到德仁天皇、雅子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員以及宮廷職員的裝束來看,有人稱此儀式忠實再現了日本平安時代繪卷中的場景。

平安時期的貴族文化是在大量吸收並消化了奈良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大陸文化後興起的。而且,在平安初期的百年間,日本繼續推行經濟文化交流政策,804年和838年先後派出遣唐使船。如空海等人都在返回日本後積極地傳播中國文化。可以說,平安時代是中國唐文化要素不斷豐富的時期。

[CropImg]JP4.jpg

雅子皇后。新華社圖片 

以雅子皇后穿着的十二單衣為例,它也被稱作「五衣唐衣裳」,是始於平安時代的貴族女性朝服,由帛御服、御五衣、御唐衣、御裳、御小袿和御長袴組成。「御唐衣」「唐衣裳」等稱呼,正是中國唐文化要素融入日本貴族文化的表現,也是中日文化交流成果的再展現。 

[CropImg]JP3.jpg

王岐山在東京出席德仁天皇夫婦舉行的集體宴請。新華社圖片

另外,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出席慶典,引來日本各界的關注與熱議。1990年中國曾派遣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出席明仁天皇的即位慶典,此次出席德仁天皇即位慶典的王副主席無論從規格還是級別來看,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方面反映了中日關係好轉的跡象,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對此次即位慶典的重視。

另一方面,從更深層次的意義而言,輿論認為,此次中國國家副主席的出訪是中國對自我認識以及對外認識更加深化的體現。但是,天皇在促進中日國民感情良性發展以及加強中日文化紐帶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天皇對於加強中日文化紐帶方面的作用,可從漢字文明的角度窺測一斑。「天皇」一詞出自中國的古籍,早在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裡,出現了關於「天皇」的表述。而日本至今沿用的「年號」傳統也與中國息息相關。由日本皇室事典編輯委員會編著的《皇室事典》,專門將「年號」明確定義為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表記形式。日本皇室一直使用「年號」,表明皇室一直呵護着自身的文化根源,即廣袤的漢字文化圈。

正因如此,近代開啟明治維新的日本儘管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但由於日本皇室的堅守,日本始終沒有丟掉自己文化的根源。無論中日政治關係如何,兩國的文化紐帶始終是連在一起的。

目前來看,德仁天皇傳承延續了明仁天皇的衣鉢。今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戰敗日,國內外都特別關注日本進入令和時代後,關於過去的戰爭,新天皇將如何表態。在那次重要的公開講話上,德仁天皇全面沿襲了明仁天皇的意志和表述,「以史為鑒」、「深刻反省」等等就是最好的證明。現在,日本國內正積極籌備明年春天迎接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身份訪日。我們期待,隨着中日關係相向而行,德仁天皇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