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勇:發揮港區全國人大職能 助國家樹立好正面形象

2019-11-04
張俊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AAA

cn!.jpg

香港社會連月來發生的暴力衝突事件,反對修例只是放在明面上的理由,實際上,是反對派成功激起香港市民恐懼中國政府的情緒,特別是一些對國家感覺疏離的年青人的感覺。事實證明,就算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的修訂,仍然有人示威,暴行仍然不止,反映出,就算有沒有今次反修例事件,「要來的總會來」。

香港回歸22年來,不少人都說過﹕人心未回歸。具體反映在,香港人,尤其是年青一輩的人,對國家體制、運作,並不熟悉。他們從新聞了解國情,而俗語有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種了解國情的方法,等於只從一個方面去了解,沒有看到事實的全貌,特別是被「放大」了的法制問題,那又如何去怪責年青人「不愛國」呢?

我們相對了解國家整體發展的人,會感覺示威者不理解內地法制,事實上,大多港人對內地司法體系的認知確實仍停留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本港中小學生亦較少機會認識內地的法律。

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未來香港與灣區城市的關係將更為緊密,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內地司法制度,加強香港與灣區城市的融合與整合。事實上,國家正走向進步,同時亦步入落實全面貫徹法治的階段。不過,過去傳媒較少報道中國法制或具中國特色的法律內容,筆者認為若中國的法制得到正面外向宣傳介紹,將可大幅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並讓港人對國家的法治有更準確理解和認知。

首先,筆者認為要做好向外宣傳的工作,特別是增加境外宣傳工作。過去,國家主要向內地居民推廣國家立法的工作,未有對外傳遞立法訊息,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協商,與人大代表合作加強在港、澳社會推廣國家落實與國際有關的法例內容。舉例而言,《民法典》的修訂對公民權利的保障,讓各國領袖以至海外華人同樣看到國家對人權的重視。

另外,目前《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媒體均有報道國家法治實況,惟BBC、TIME等境外媒體卻沒有報道中國法制,建議國家官員外訪時爭取更多境外媒體報導中國的法治情況,包括中國司法體制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採納的國際通行的立法準則;與國際接軌等內容,透過海內外的傳媒文章為中國向人民建立法治國家的概念。

另一邊廂,由於港澳地區並不實行人大會議制度,大多港人反映對國家的制度存在認知不足的問題,容易產生誤解。筆者認為人大代表,特別是當地的代表,有必要肩負更多傳遞國家信息的使命,並在社區、學校展開相關的工作。與此同時,人大代表除參與兩會以外,亦需要履行其他職責,如出席常委會、立法調研等工作,期望國家與特區政府磋商,為人大代表提供適切支援,並安排外媒採訪報道相關會議,一方面使人大代表的工作佔據更多媒體空間和篇幅;另一方面讓人大代表分擔宣傳中國法制工作,協助國家在香港,以至國際社會建立好正面形象。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政府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但這段時間香港混亂的局面,讓內地居民對港人出現誤解,特別是激進示威者傷害《環球時報》記者一事,因此特區官員亦有責任在內地解說香港司法體系,讓內地同胞理解香港是法治之都,對於暴徒行為定必嚴正執法,緩和彼此的緊張關係,修補裂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比較回歸前後歷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不難看出一個有趣現象:以前香港社會普遍不太重視港區人大代表,也沒有太多政界人士參選。但隨着1997年香港回歸後,越來越多有志在政壇更上一層樓的政治人物參加港區全國人代選舉,希望成為全國人大的一分子。

    戴慶成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