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林毅夫和弗格森的賭約

2019-11-04
 
AAA

24.jpg

中國經濟能否在20年後超越美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和哈佛大學及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弗格森(Niall Ferguson)打了一個賭,賭金為20萬元人民幣(約4萬新元)。

這場賭約發生在9月25日韓國首爾舉辦的第20屆世界知識論壇首次全體會上。林毅夫和弗格森圍繞中美貿易、中國的崛起等議題展開激烈辯論。

辯到興起,兩人索性就中美經濟前景打起了賭。林毅夫認為,20年後中國經濟必將超過美國,他願為此和弗格森賭兩百萬美元(約270萬新元),「我想借錢打賭,因為我相信我說的話」。

弗格森認為林毅夫的預言不會實現,但自己「賭不起兩百萬美元」,「我敢打賭中國不會超過美國,林毅夫教授。我跟你賭,我們各讓一步吧,20萬人民幣。那是不可能發生的」。

兩人最終約定賭注為20萬元人民幣。

林毅夫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弗格森則是國際政治和金融領域的著名學者,2004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他倆打賭不能簡單理解為鬥氣,而更多的是要借賭約展示對自己判斷的自信。

但林毅夫和弗格森的觀點的確是針鋒相對,甚至有不少火藥味,以至於雙方最後不惜以打賭這種不大符合學者身份的方式結束辯論。

在對話中,弗格森對中國的很多做法提出質疑和批評。他承認中國取得了有史以來最驚人的工業革命成果和經濟增長,但指出中國採取了很多不正當手段,例如大規模的知識產權盜竊、針對西方公司的間諜活動和持續的網絡戰、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曲解、操縱貨幣防止人民幣升值、通過關稅將西方公司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以及其他非關稅壁壘等等。

弗格森的批評與美國鷹派對中國的指責如出一轍,林毅夫則對此逐條進行駁斥。林毅夫強調,美國指責中國強制性技術轉讓、違反WTO規則等,都是經不起事實檢驗的「無證據的指控」。至於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等問題,也是美國自身結構性問題造成的,而美國則習慣性地把問題的產生歸咎於他國。

對於中國的經濟前景,林毅夫承認,由於貿易衝突產生的不確定性,中國也面臨著某種周期性的、某種外部性的下行壓力,但他有信心中國能夠實現6%左右的增長,因為中國國內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產業升級空間、環境進一步改善空間和城市化空間。中國也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投資,無論是從財政空間、高儲蓄還是豐富的外匯儲備上來說都是如此。

弗格森則指出,儘管自己不認為美國經濟明年的增速會超過2%,但美國不會出現衰退。同時,中國要超過美國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不僅對明年、也對未來10年做出了預測。短期來看中國佔優,長遠來看美國會佔優。」

林毅夫和弗格森對賭,其實是中國與美國兩種價值觀和發展觀對立的反映。這種對立隨着近些年中國崛起的態勢不斷增強而趨向激烈,並且從官方向學界以及社會層面蔓延。

至於兩人的賭約,即中國經濟能否超越美國,何時超越美國,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國際機構和學者作出預測。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7月發佈報告稱,到2030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滙豐(HSBC)去年9月發佈的研究報告也預測,20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達26萬億美元,而屆時美國的GDP約為25.2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單從經濟總量上看,或許用不着等20年,林毅夫和弗格森的賭約就能見分曉。

當然,中國經濟總量能否超越美國,關鍵在於中國能否恰當應對不斷增多的外部和內部挑戰,確保發展的勢頭不被打斷。這一點,只能由時間來證明。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