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尋找他鄉的客家故事

2019-11-21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1954.JPG

筆者上次在《思考香港》的專欄提到,大多數到東南亞謀生的客家人,都是取道香港。通常是乘搭現在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火船」,漂泊數星期才能抵埗。

近日收到眾多讀者詢問,早期的一批批客家「豬仔」,到了南洋之後,都去了哪?都靠什麼生存?他們的子孫還好嗎?

筆者最近飛赴吉隆坡出席世界客懇親大會,訪談了眾多已在南洋香火傳承七、八代的客家後裔,收獲了當年「豬仔」抵埗之後的第一手歷史資料。本文以彭亨州百樂縣直涼鎮為例展開闡述。

IMG_1914.JPG

IMG_1928.JPG

百樂縣直涼鎮位於馬來半島最大的州彭亨

查閱唐、宋、元朝史籍,已有馬來人在彭亨建國的記載(比馬六甲王朝還要早)。盛唐稱為「婆風」、元蒙稱為「蓬豐」的地方,即是如今的彭亨州。

華人來到直凉(Triang)的確實日期,恐怕很難考究。當時被「買豬仔」的客家人,通常是在淡馬錫(新加坡)下船,首先要送往孤島的檢疫區隔離一個星期,才獲准進入馬來西,這現象在非洲的毛里裘斯、留尼旺、馬達加斯加也普遍存在:間接印證了筆者的推斷:歐洲殖民統治早期,白人既要利用有色人種的廉價勞動力,又擔心「低端人口」傳播疫症,所以抵埗之後都要送往隔離區檢疫。

到直涼的客家先民,有的先到馬六甲,再輾轉從森美蘭州的馬口(Bahau)進入,有的沿著金馬士(Gemas)鐵路乘車甚至步行而來,有的以大象為交通工具,從霹靂州前來。但最便捷的,是日叻務乘船,順流而下。彭亨河(馬來語:Sungai Pahang)是馬來半島最長的河流,長約459公里,源頭在蒂迪旺沙山脈,上游區域位於大漢山國家公園,河水最後匯入南海。

IMG_1927.JPG

廟宇、宗祠、社團、義山,典型的華人移植城市。直涼的開埠,竟由一介草民的一本保留至今的賬簿可供推斷。這本帖冊是從福建安溪的廖印,最後一頁的日期是1913年。抵埗直涼,少說需要三五年的打拚,才能累積盤纏開店。當時的華工皆貧困,捉襟見肘,賒賬是普遍方式。但廖印的雜貨店是小本經營,不堪賒帳而倒閉。合理的推斷,是1900年。賬本上的名字,可視為最早抵達直涼謀生的華人。

客家人飄洋過海,謀生求發展是最普通也是最樸實的因由。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統治馬來亞。擁有全球最大錫礦儲量的大馬,處於全盛開採時期,還有因汽車工業興起而橡膠,華工人數暴增。二十世紀初,僅怡保就有數十萬,移民熱潮延續至三十年代,並在1949年中共建政戛然而止。

彭亨河的兩岸有許多馬來人的村莊,叫甘榜(Kampong)。客家人在沿河蓋起阿答屋與土著交易,通常是以中國茶葉、絲綢、瓷器換取錫具、金銀。慢慢地落地生根,他鄉變成故鄉。

IMG_1919.JPG

IMG_1219.JPG

客家人能夠砥勵奮進,薪火相傳,文化教育是重要一環。直凉最早的華文教育始於私塾,有在廟裡上課,如南開寺;有在社團,比如德化會館,也有在自家的茅屋。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客家人何子聲創辦了直涼學校。

雖在異域他鄉,不忘家國情懷,這是客家傳統。孫中山當年來馬來西亞宣揚革命,途經森美蘭州,何子聲及鄰近的僑領遠程奔往圖南山上的宜春草堂相見,並獻金支持革命。

令筆者驚喜的是,馬來西亞竟然恆常舉辦「全國客家歌樂節」。今年,來自全馬的十一個山歌團競技,新加坡應和會館也跨境獻唱《南洋月光光》。百樂縣直凉鎮山歌團已有十多年歷史,每個星期都聚集會館練習,水準自然不俗。今年競技唱的是《山歌越唱越精神》、《洗碗也有相磕時》,令在場觀眾「拍爛手掌」。

IMG_1955.JPG

IMG_1913.JPG

IMG_1923.JPG

明年八月,直涼客家公會隆重慶祝成立五十週年。筆者因赴大馬從事客家文化研究多年,與當地鄉親情同家人。香港如有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專家學者或傳媒朋友,屆時可以組隊出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