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復:應仿效台灣新加坡 推動新經濟平台發展創科

2019-11-27
許復
資深媒體人
 
AAA

INNO1.jpg

香港政府近年矢志推動創科,包括增加開支、推出吸引人才計劃、促進研究等,去年就《財政預算案》也提出斥資500億元發展創科。但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論如何推動,最重要的還是讓經營創科的機構能持續獲得金流而刺激新經濟,因此,為創科發展自給自足獲得投資資金就至為重要。

各地政府最重視的新經濟行業,包括尤其受更多人重視的金融科技、科網及生物科技這三大類高新科創新技公司,也是近年投資市場的焦點。香港交易所去年修訂了《上市規則》條文,以吸納未有收益的新經濟公司,包括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型科技公司,可落戶港股,相信有助吸納大型的新經濟公司。但作為非上市公司,又該如何集資?

香港政府雖然設立了不少津貼或貸款,但往往手續繁瑣。政府應仿效其他地方做法,為創科公司提供投資配對平台,讓有潛質的創科公司能加快發展的速度及走上軌道。例如台灣為加強新興經濟發展,就設立了跨部門組織,台灣業界更創建了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台,鼓勵私募基金在推動新經濟轉型過程。由工研院、投信業、全球品牌管理協會攜手推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集中發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循環經濟。

新加坡創新指數之所以亞洲排第一,正是因總理李顯龍推動創科充滿魄力、效率快。原本大型及成本高,勞力密集的企業將減少及被淘汰,只有最快的創業創新公司能為市民提供服務。新加坡政府更透過鼓勵新經濟,不但是政府,本地及外地的投資者也樂意投資新加坡的最新互聯網技術、金融科技、新能源、文化創意、新零售等新經濟領域的優勢產業,使創科發展資金源源不絕。

鄰近各地新經濟發展成熟,有關創科集資的股權交易平台亦增加,市民對融資平台更熟識及信任,有利投資人士及初創公司的配對。香港相對而言,去年才修訂《上市規則》條文納入新經濟公司,實在是落後於人,此刻應鼓勵更多非上市集資平台成立,盡力急起直追。

如今貿易戰再添變數,甚而引發香港經濟的衰退危機。香港若能透過推動新經濟發展,綜合各地之長,加快向創科產業轉型,相信有助彌補傳統經濟的增長緩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