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紀宏:中央應立即啟動換特首機制

2019-12-09
阮紀宏
資深傳媒人
 
AAA

 5ffb7ea3efc5365b5e33c5bedb652010.jpg

究竟北京準備如何完善特首與主要官員的任免制度和機制,外界不得而知。時不我待,在形勢緊急的情况下,為今之計,只有盡快替換特首一招較為可行實際。

香港的局勢在區議會選舉過後,漸趨平靜,雖然上周末還有堵路及示威活動,但人數大減,成不了氣候。止暴制亂雖然並非特區政府的成就,但這一頁如果翻過去了,就應該雷厲風行開啟香港新篇章,問題是由誰來做更有機會成功,以及由誰來做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會更好。由林鄭月娥來做肯定不好,相信很多市民都會贊成,所以,中央應該立即啟動更換特首的機制。

經過近6個月的暴力衝突,一夜之間突然平靜得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說沒有大台,難道是天公作美?如果把成績完全歸功於大台,也有點滅自己的威風,新任警務處長鄧炳強解決理工大學一役,也應記一功,他將過去驅散放走暴徒的做法,改為圍堵逐個就擒,讓暴徒徹底丟掉走得快可以下次再來的僥倖心理,特別是不諳現實的年輕人,徹底認識不可能永遠戴着黑面罩,就可以繼續活在虛擬世界。

結束暴力破壞,市民可以正常生活。社會秩序回復正常,香港就要在各個方面開啟新的一頁,只有推出振奮人心的大計劃,才可以讓市民盡快走出陰霾,對未來抱有一絲新的希望。不知道特區政府是否已經早就草擬好大計劃,待正式宣布止暴制亂成功就同時推出,相信特首辦的抽屜有這樣催人鼓舞計劃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特區政府的官員執行力的往績,也叫人對成功機率審慎樂觀。

特首林鄭月娥的功績,不同政治主張的市民都有公論,誰也不能為民做主,這些都不去討論。值得討論的是,怎麼才是對香港未來發展最有利的做法?香港經過重創,亟待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才能令整個社會重拾信心,但香港不能再等3年,去選一個新的特首。況且,以目前的政治形勢發展下去,3年後是否能夠順利產生一個讓中央放心、市民信任的特首,也成疑問。

區議會選舉的結果,令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117席選委,送到反對派手中,加上在3年前按照當時的政治形勢選出的325名泛民選委,合共440多席,已經可以左右大局,難保新的一個選舉委員會,泛民或者反對派會奪取更多的議席,也是有可能的。泛民和反對派如果得到500席,雖然不能推出一個他們的特首人選,但直接的後果是工商界的選委,成為造王者的關鍵少數,現在香港要跟長期壟斷土地資源的大地產商算帳,這種情況下,會給誰增加籌碼?

明眼人都會算選舉機制這筆帳,而且香港各方勢力早就在算這筆帳,北京的高人難道不懂嗎?所以,在香港暴力衝突最激烈的時候,中共的四中全會已經有所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解讀四中全會決議有關香港問題時說,要完善中央對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免制度和機制。

改善特首任免制度 時不我待
究竟北京準備如何完善特首與主要官員的任免制度和機制,外界不得而知,修改機制可以用行政手段馬上執行,但完善制度需要通過修訂法律,則不是三天兩頭的事情。時不我待,在形勢緊急的情况下,為今之計,只有盡快替換特首一招較為可行實際。

下一屆特首如何選,有誰參選,這是起碼兩年多以後的事情,目下急需一個以新面貌有執行力的政府班子,另一方面,盡快上任的新特首及其班子,可以在未來兩年多建功立業,取得市民的信心和信任,為下屆特首選舉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香港深層次矛盾是什麼?最令年輕人不滿的事情是什麼?什麼樣的計劃能夠在短期內解決什麼矛盾,止一時之咳然後制定更龐大的通盤計劃去解決深層次矛盾,香港的高人很多,都有洞見,至於是否能夠籌措出一個同心同德的團隊去執行,則要看具體人選,這些都是能夠解決的問題,如果燦爛明天前的一縷曙光不能出現,情况就還會停留在各說各話,各有各的主張,香港則永遠在一盤散沙中繼續無休止爭拗,更糟糕的是市民的悲觀情緒滋生蔓延,直到人才與資本都走,香港沉淪。

香港的反對派,對任何人做特首都會反對,至於為什麼他們在6、7月時原來的訴求當中有一條是要林鄭下台,後來又主動放棄,現在可能還恨不得林鄭月娥可以連任下屆特首,這要問他們。但現在更換一個特首,讓他/她實習兩年參選也好,給香港帶來新的希望,為下屆特首選舉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把建制派的票「箍住」,爭取中間派的票不至於流失那麼多,已經是功德無量。

香港面對的內部問題已經夠繁雜,現在還加添一條美國在制度上的粗暴干涉,以及在行動上的插手,形勢就更加複雜了,更換特首並非唯一的辦法,但是可行的辦法,而且有過先例,也有很多辦法,如何做最好,高人自有妙計,港人靜候佳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法庭處理國安案件理當遵從特首證明書判斷,但如果行政長官根據國安法賦予的權力,向法庭發出證明書,證明「獨歌」關係國家安全,但法庭最終卻沒有接納,這是錯誤理解行政長官證明書效力,認為是可接納也可不接納,這樣的錯判將影響法庭未來處理其他國安案件

    韓成科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