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檢討危險品管理刻不容緩

2019-12-12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gas1.jpg

持續半年的暴力衝突令香港火頭處處,汽油彈、土製炸彈、烈性炸藥不斷湧現。止暴制亂除了特區政府加強執法,政府更必須馬上採取緊急措施,加強危險品的管理,不能任由危險品危害社會治安。

沒人可以想像,這段時間內香港竟然發現過萬的汽油彈,這還只是警方在中大和理大發現,尚未投擲的數量。如果計算這幾個月以來的總數,恐怕數以萬計。製造如此數量的汽油彈,需要大量的汽油、玻璃瓶和其他助燃劑,最令筆者感到困惑不解的是,到今天,警方沒有破獲任何暴徒背後的物資供應鏈。沒錯是搜獲過很多汽油彈,但這些汽油物資,是誰提供的?這顯然不是個別學生可以做到的。香港入口汽油的供應商數量不多,循入口商、分銷商的途徑,順藤摸瓜,能否破解這條汽油供應鏈呢?這是我很想知道的問題。

至於槍械、炸藥,更是受規管物品。持有這些物品的是學生,但背後必然有人暗中助力。也就是說,過去幾個月警方拘捕的6000多人,只是衝在前線搞破壞的年輕人,但背後為這群人提供裝備的人才是主角,迄今沒有見警方抓獲罪魁禍首。

一方面警方要加快破案,抓獲背後的禍首;另一方面,政府是可以馬上採取措施加強對危險品的規管的。

今年7月18日,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人闖入,用預先購買的汽油在工作室內縱火,造成36人死亡,33人受傷。隨後日本內政和通信部消防司就祭出新規,要求經銷商與加油員,必須對購買桶裝汽油的顧客驗證身份,要登記購買者姓名、購買時間、數量並詢問用途,違者將面臨行政處罰。如果顧客拒絕出示身份證件,經銷商與加油員可以報警。

類似的管控措施,香港也應該引入。日本只是單一事件,幾個月內就已經落實管制措施;相反香港是汽油彈到處飛,但政府依然無動於衷。兩相比較,令市民寒心。雖然我知道反對派一定會反對,說這是限制自由,但自由和安全本來就是一個平衡。香港暴亂發生至今,至少有一個70歲老人被殺以及有人被縱火焚燒,我相信為了保障社會安全而加強危險品管制,絕對符合廣大市民切身利益。為何不做呢?

除此之外,學校用來做實驗的危險品也不是無王管,政府要對學校的危險品管理問責,如果出現用於實驗室以外的用途,應該果斷追究法律責任。

事件發展至今,全港6成中學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被捕,甚至出現有老師帶領學生違法的情況。教育部門應該全面檢視各大學、中學的危險品管理,如果實在是無法管理,寧願短期內斬腳趾避沙蟲,禁止學校擁有危險品,都不能將社會置於危險境地。

筆者9月6日就在「思考香港」撰文《應全面提升社會治安力量》,指出香港的社會保安力量遠遠不足,在面對如此嚴峻的社會暴力情況下,單靠警察根本不可能應對。過去幾個月,見到港鐵和一些大機構都加強了保安力量,工展會也開始安檢,這或許會帶來一些不便,但在安全面前,這些不便真的不算什麼。相比較政府、警方而言,大企業、社會力量去加強保安,顯得靈活得多,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