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一個客家武林的故事

2020-02-19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3736.PNG

筆者上週在《思考香港》的專欄,以「天台上的武館」為題,簡單介紹了香港功夫師傅刁濤雲及其流派。該文純屬「班門弄斧」,不料收到海內外讀者通過電郵、fb及微信傳來的踴躍反饋。

許多人要向筆者「討教」,真是折煞本弱質女子。這裡不妨講一個客家江湖的故事,以饗讀者。

IMG_3730.JPG

話說刁師傅所授拳法,在梅州興寧稱為「刁家教」,由清代拳師刁火龍始創,叔侄刁海龍(1886-1959)發揚光大。少年海龍悟性極高,身材魁梧兼能吃苦,所以很快在同門師兄弟中脫穎而出,這情似頗似霍元甲的徒弟陳真。不同的是陳真為影視作品杜撰的角色,刁海龍卻是真人真事。

有一年災荒降臨,海龍離鄉背井,在梅城南門裕源竹椅店打工。他為人低調,武功深藏不露,壯年還收養了一位義女取名玉嬌。後來店中來了一位伙計陳祿師,自稱曾拜師興寧鍾家拳名師鍾壬秀,平時喜歡炫耀武功,撩事生非。某日,陳故意備酒菜邀請海龍,酒過三巡突提出「賜教」。海龍推托仍不依不饒,唯有雙手搭橋「請指教」拉開架勢。陳祿師一招「黑虎掏心」,海龍擺品字步法輕鬆避過。三招過後,陳以為對方弱勢,更為狂傲出擊,海龍變步急轉身,施快手在其後頸猛擊一掌,陳應聲撲地,滿臉濺血。海龍點到即止,扶陳起身並作輯表示「承讓」。這情景與甄子丹主演的《葉問》何其相似。

IMG_3693.JPG

陳祿師輸得心服口服,海龍的名聲不脛而傳。數年後,海龍在梅城大康路開了自己的竹製品商號,慕名拜其門下習武者不下數百人。梅州當時是粵東最大山城之一,武術界有「上市黃玉汀,下市刁海龍」之說(黃玉汀傳授的是岳家拳)。

大約在民國二十年,梅城來了一位武士鄭久,傳聞此人精通符教、神功、技擊。鄭久無良無德,自恃功夫高強,時常上門踢館,亦即粵語所說的「撩交打」,江湖一時黑血飛濺。刁海龍多次以到長沙墟採辦竹料為由,回避鄭久登門「討教」,但有天晚上在家用餐時被鄭久堵個正着。無奈之下,兩人相約在梅城老碼頭「鍾協成酒樓」打擂台。消息一出,全城哄動。那場面,感覺就象王家衛導演,梁朝偉、章子怡、張震、趙本山領銜主演的港產片《一代宗師》的情節。比武時辰一到,兩位拳師拱手作緝,霎時拳腳橫飛,各有攻防。最後,海龍瞅到破綻,快如閃電一掌擊中鄭久臉部,口鼻頓時鮮血如注,重重倒在擂台下。

IMG_3731.JPG

IMG_3720.JPG

1949年以前的梅州,武館林立,門徒良莠不齊,門派之爭不斷。黃玉汀徒弟與刁海龍徒弟潘德就曾因門戶之見交惡,牽連了雙方師傅。海龍為顧全大局,對門下弟子嚴加訓誡,並登門向黃師傅協調,強調不管南拳北腿,無分江湖派別,都是為了弘揚國法,強壯國人體魄,提振民族精神。由於海龍德藝雙馨,化解了一觸即發的江湖惡鬥。

師從海龍的弟子滿天下,許多在全國及省市的武術比賽中勇奪殊榮。梅州泮坑旅行區後來建造了「海龍亭」,以紀念這位一代宗師。

IMG_3664.JPG

此故事是根據刁族宗親會的介紹,以及刁海龍的孫子刁森源口述整理的,不是影視創作。客家功夫高手其實很多,如果加以挖掘提煉,不比黃飛鴻李小龍詠春葉問的故事遜色。功夫片是香港電影人的強項,期待客家功夫片的早日問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