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吃人的制度下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2020-02-20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2-20 at 17.25.57.jpeg

《上流寄生族》劇照

2020年必定載入世界電影史: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成為第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非英文片。這一則寫給全世界的寓言故事,振聾發聵。

在電影設計的地下、半地下和半山豪宅的三層空間中,底層、貧民和富人按照大多數社會的邏輯共生:貧民期望利用富人的資源實現上流;富人希望貧民努力工作,服侍好他們的生活;底層沒有希望,只能放棄尊嚴靠依附富人過活。

然而現實很殘酷。刺眼的貧富差距讓貧民的慾望膨脹;資源的匱乏讓底層和貧民爭搶、惡鬥;而資本家那種把人視如草芥的冷漠又摧殘了窮人的尊嚴。最終悲劇上演。

貧富階層各有問題,卻都只是人之常情。電影中的貧民為了佔富人的便宜奸計頻出,但在這個「500大學生競爭一個職位」的時代,都是為生存犯下的soft crime,頗有「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之感;富人家庭風度翩翩知書達理,卻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面對別人家女兒中刀,只想着救自己暈倒的兒子。這正是導演想傳遞的信息:每個人都錯了,每個人又都沒錯,錯的是這個畸形的社會。

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最富的10%家庭月均收入是同期最窮10%的10倍。原本馬太效應就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而全球化則進一步讓這場比賽失衡。試想前全球化時代,你是一家炸雞店的老闆,你的市場規模基本是附近社區的10萬人;我是三星集團的主席,我的市場規模可以是全韓5000萬人。然而現在,你的客戶群仍然是10萬人,而我卻可以覆蓋70億人,差距之大,觸目驚心。

其他地方難道比韓國更好嗎?在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在新富階層最集中的舊金山灣區,隨處便溺的露宿者一定有話要說。而在全世界經濟最自由的香港,你懂的。

按照統計處2016人口統計數字,全港收入前10%與後10%家庭的差距更是達到了16倍。

問題已經如此刺眼,但香港政府卻從未正視,一直陶醉於自由經濟的幻覺中。坐擁萬億資產,民生投入卻如擠牙膏;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卻未直面財閥問題,基本法「量入為出」原則已經成了官員懶政最好的借口。

從未解決的房屋問題造成階層分化自不必說,長期以來的「畀家用」文化更是社會的畸形的一個縮影。形同虛設的養老保障讓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就先背上了家庭的負擔,這在周邊任何發達經濟體都很罕見。相反富人不僅起點高,且不用負重前行,每一步都有額外資源。兩相對比,真的是一句「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可以搪塞的嗎?

近年本港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難道真的只是意識形態問題?如果這種階級對立的狀態持續下去後果會是怎樣?然而接二連三的草根革命造成社會動蕩,經濟低迷,百業蕭條。這樣又真的會讓大家生活變得更好嗎?

《上流寄生族》片尾高潮片段中,底層破壞了富人的聚會,大開殺戒;貧民失去了一切,絕望之下刺殺了富人;富人本以為窮人會一直依附自己,最後卻慘死刀下。然而殺掉富人的貧民卻沒有變得更好,反而進入地道,過上了比以前更慘的生活。三個群體連環互害,最終同歸於盡。

社會發展到今天,早已到了貧富雙方走到一起,改變這個制度的時候了。否則在吃人的制度下,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韓國代表這次首登奧斯卡頒獎台,便成為首部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外語片。改寫歷史之餘,也改變了奧斯卡的整個玩法。

    余樂文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