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匡:普及運動有利健康 但不應忽略競爭性

2020-03-02
劉國匡
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3-02 at 11.51.59.jpeg

近年因人口老化等不同因素,健康相關的「疾病預防」(preventive care)消費項目,愈來愈受社會歡迎。而當中最受矚目的環節,其實是普及運動。在美國,近年開始有連鎖健身中心股價是連升破頂,好比十年前的科技公司。而香港近年亦有些個人項目如跑步,近年被時尚化,越來越多人參與。

早前,外國有篇研究論文,講今日世界各地馬拉松賽事的「去競技化」。即是,越來越多參加者當參賽做一項個人體能挑戰、休閒健康項目、「最緊要贏自己」,淡化和忽略和他人「賽跑」的活動主體。文章的作者警告,這種心態的普遍性,長遠將會對馬拉松運動帶來毀滅性打擊。

「普及」馬拉松的平庸化問題

在活動管理上,世界各大城市要主辦馬拉松,首先要封閉數十公里的公共道路,很大工程。所以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參加者支持,才能在經營財務和社會利益層面上站得住腳。

如此一來,降低技術門檻,讓更多數量的業餘參加者參與, 就成為了世界各地馬拉松活動的成功關鍵。 隨著社交媒體普及,更有越來越多附加服務,例如有大會攝影師幫選手拍大頭照等等。

論文作者的擔心是,明明是「比賽」,卻越來越多「非精英」參加者,刻意淡化比賽的競技性質,其實是既想得到參加「比賽」的快感和榮譽感, 但又拒絕承擔面對失敗(亦應該無人覺得自己會贏冠軍) 的心理壓力。說到底就是虛榮感作怪,對自己不老實。

而當這些人不論是數量上,抑或在對於主辦單位的收入上,也是佔大多數的時候, 馬拉松賽事將來的發展方向,也很大機會需要向他們的喜好傾斜。

應用新科技 細緻平均分組可以是出路

文章作者以「精英體育」視覺,提出上述擔憂,希望保持馬拉松賽事的「競爭性」,固然是可以理解。 但社會利益,即是「非精英」的普羅大眾的福祉,也是同樣重要。

解決方法,其實可以是以今日先進的數據科技,將參加者的分組方式,大幅度細緻化。例如現在即使是業餘組別的馬拉松賽事,往往已經有數千人參加,而冠亞季軍只得三個,太多人看不到自己勝出的可能性, 所以才會避談勝負,去競爭化,「志在參與」。

如果以新科技,把數以萬計的參加者分數千小組,分到只有十人一組, 每組均設冠亞季軍,用數據科學在報名時仔細計算參加者的體能、過往成績等因素,去把水平最近似的十個人放入同一組。這樣做的話,即是每組的參加者其實也有實際而可觸及的機會,在自己的組別內勝出,上大台獲表掦。這樣就能同時鼓勵和鞭策不同水平的每一個參加者,都去爭先求進步。

當然主辦單位亦可開放參加者群體自行合組名單,成為獨立的組別作賽。總之分組的大原則,是每個參加者都必須要有實質的機會,在自己的組別內獲勝,不能打定輸數,「志在參與」純粹打卡,從而確保馬拉松「比賽」的「競技」原則不致泯滅,確保在健康消費主義的浪潮下,賽事質素仍可繼續提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