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港生逃出歐洲面面觀

2020-03-23
 
AAA

321 (1).jpg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在香港沒有消退跡象,我繼續取消大部分約會。昨日跟兩位資深傳媒人到外國記者會(FCC)的午餐聚會很早就訂下了,但我們最終決定更改地點。

一方面,上星期獲悉一名會員曾在午餐時間到訪FCC會所,過後證實確診感染冠病。FCC立即將場地進行深層清潔及關門數天,直到上周五(13日)才重開。

另一方面,這幾天從歐洲傳來的冠病疫情消息相當嚇人,最可怕的是洋人竟奉行「無罩自由行」,堅持有病才戴口罩。FCC有太多跟歐洲關係密切的洋人出入,他們似乎是「危險人物」。

雖然那位確診的FCC會員並非洋人,但冠狀病毒在香港已被看成是一種「上流寄生毒」,近期確診患者幾乎全是出外旅遊的人,FCC正是混雜了大批這類上流社會人士的地方。

一直以來,洋人在香港總是地位崇高;但當疫情蔓延時,華人反而不太想跟洋人接觸,情況有點像兩個月前的「聞武漢人色變」,只是主角改變了。

當時,有反對建制派的商店乘機貼出告示:「不招呼說普通話的中國人」。結果,七名「黃絲港漂」(認同反建制的中國大陸青年)專程到場理論,強調他(她)們雖說普通話,但支持黃絲(反建制示威者)的理念,要求被接納。

最終,七人被黃絲圈狠批為「挑動矛盾」,令他們陷入了身份認同感的痛苦,既不獲原來的大陸親戚朋友原諒,也得不到香港黃絲認同。

這場「不招呼中國人」的風波,還燃燒至泛民主派陣營中,本身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蔡耀昌,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歧視。事件引起逾60名民主黨成員不滿,表明「蔡耀昌不代表我」,最終蔡決定辭去民主黨所有職務。

其後,公民黨及本土派的深水埗區議員,在其辦事處門外張貼「藍絲與狗不得進內」的標示,結果引來一場群毆的風波,雙方均有人被警方拘捕。

相反,就算洋人不肯戴口罩,令香港華人存有戒心,但香港仍沒有店鋪標明「不招呼洋人」。在愉景灣、中環蘇豪區等洋人集中之地,還是生意興隆,非常熱鬧。

身處歐洲的港人就非常慌張了。有朋友剛從英國歸來憶述,上周末在人來人往的倫敦帕丁頓車站,只有寥寥可數的人戴着口罩,他唯有拚命向自己的雙手噴上消毒液。

在歐洲的香港留學生或交流生,紛紛開展「逃回」香港避疫之旅,寧願購買昂貴機票、或轉機回港也在所不惜,結果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有人只因多考慮一天,就要買一星期後的機票。

一位在荷蘭交流的港生母親打電話到電台節目反映,校方要求學生上課時不許戴口罩,一名日本學生因為戴上口罩而被其他學生圍毆。所以,戴不戴口罩成為每天出門的艱難選擇。

專家表示,一旦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及歐洲留學的5萬名港生涌回香港,他們可能成為「播毒」的媒介,因此港府須採取果斷做法,對所有留學生實施隔離檢疫。

這批留學生或交流生返港雖然會令香港很麻煩,但他們始終是香港人。民建聯反映,近日已收到不少港生希望返港的求助,該黨建議港府應儘快與航空公司商討增加航班,及安排包機接載。

澳門政府在應對疫情上一直把港府比下去,推出的政策「快、狠、准」。昨日澳府率先宣布,今日零時起,除來自中港台外,14天內來自所有地區的入境者,必須接受14天醫學觀察或接受隔離。

表面看來,澳門政府的做法比港府強硬,也有點不近人情,但在疫戰面前,是沒有所謂「面子」可言的。歐洲已失陷了,美、加、澳也很快步其後塵。因此,必須小心應對從這些地方來的人。

英國是最多香港學生留學的地方,當地大學已經出現確診者,意味着上課已有受感染的風險。即使當地政府有熱線電話支援,也只是建議居家隔離。再者,當地醫療系統已不勝負荷,部分抗疫物資也出現短缺,與其留在當地,港生不如回港接受14天居家隔離。

英國專家竟然提出「群體免疫」策略,其實只是建立在冠病的初步統計基礎上,死亡率似乎集中在年長人士及長期病患。問題是目前仍沒有疫苗配合「群體免疫」,後果難料。

愈來愈多人接受中國大陸那套「舉全國之力」才是正途,歐美的「佛系」抗疫則令人懷疑是否想改善本身的老齡化問題。當大量體弱長者逝世,就可減少醫療及福利的開支。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場世紀疫災,從回顧溯源至應對安排,清楚看到中西雙方在體制和處理能力上的差異,更發現了美國政客在全球資助的文宣(海量NGO)護航下,醜態百出,世界將變!

    陳鳳翔  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