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健:麥理浩逝世二十週年談公屋

2020-05-29
 
AAA

24360006.jpg

前總督麥理浩逝世二十週年。對我們地產界而言,麥理浩時代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公屋制度。1953年石峽尾大火導致50,000人無家可歸,因此政府興建了徙置大廈以安頓災民。1962年政府推行廉租屋計劃,是永久公營房屋的雛型。

其後政策逐漸完善,但一直到了1972年,麥理浩公佈十年建屋計劃之後,港式公共房屋的規模才算真正落實。香港一度有接近五成的居民在包括公屋、居屋以及其他小型計劃的公營房屋計劃之中居住,近年數字則停留在約四成多,但仍遠超不少地方的規模。例如紐約的公營房屋制度在美國算最完善,但亦只服務十五分之一的紐約人。

當然,談起公營房屋制度,我們都談到新加坡。當地的組屋制度,當初亦源於我們的居屋。不過,新加坡組屋制度服務了近八成的新加坡公民,變成了全民置業,當然會使社會更穩定。但是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城巿型經濟體,地少人多是大家都要面對的問題。因此,當地的組屋供應,亦需政府努力覓地才能達標。

近二十年新加坡不缺商業用地,主因是開發了濱海灣用地。濱海灣計劃在1969年就啟動,除了是大規模的填海造地之外,計劃亦將新加坡河口變成水塘,是新加坡水利政策的一部份。土地在1983年開始規劃,到了2000年代初開始賣地,後來再加入賭場等施設,逐漸成為當地的寫字樓樞紐。

但是所有公營房屋計劃,必然牽涉到利益分配的問題。一來,公營房屋必然會和私人發展競爭,到底是香港的四成、新加坡的八成、還是紐約十五份之一最公平,從來都不容易說清楚。二來,公營房屋涉及公帑,向巿民取價太高就失了政策原意,取價太低則政府補貼尾大不掉,不容易做到完全平衡。當年居屋出現短樁問題,既是單一事件,亦是制度上一直存在未說清楚的地方。

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政府收入增加,社會對各類基建和制度的需求亦增,所以麥理浩時代有資源去大興土木,包括擴大公營房屋系統。今天公營房屋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土地供求問題,一樣需要當政者有魄力,才有機會做到當年「十年計劃」的規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