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中國外交轉向:從「戰狼外交」到突出經貿

2020-06-29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333333.jpg

6月22日,中國領導人與歐盟官員舉行了視頻峰會。對於這一活動,中國及海外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假如對有關報道做一下比較的話,你可能會懷疑,報道的是真同一件事嗎?

中國媒體極力渲染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這次視頻會晤。新華社更是不惜筆墨,稱習近平與歐盟新任領導人的會晤為打造「後疫情時代」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指明了方向,把雙邊關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海外媒體的報道卻截然不同。《紐約時報》突出報道了歐盟對「不平衡的貿易和投資關係」以及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的不滿和失望,並指出這次視頻峰會鮮有進展,甚至連一紙聯合聲明都沒有。

美聯社則稱這次歐洲領導人的語氣不同尋常的強硬,報道也強調了歐盟領導人對中國的警告,即如果中國通過香港國家安全法,可能會面臨「非常負面的後果」。當然,中國媒體對歐盟領導人的不滿和警告隻字未提。

中國領導人對中歐關係的溢美之詞及殷殷期望,似乎預示着北京強硬外交發生了微妙變化。這一變化的背景是,中美關係持續惡化,新冠疫情給全球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北京決定發展對歐關係,並非為討其歡心。這關乎中國外交政策重點的調整,旨在打造與主要貿易夥伴更緊密的投資和貿易聯繫,包括東盟國家及日本和韓國等。

中國官媒努力為習近平塑造一個全球領導者的形象。自從去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已與近60位國家元首和領導人通過電話,使中國在「後疫情」世界中處於有利地位。

僅在過去兩周裡,習近平的外交活動仍是一場接着一場,包括主持與非洲國家領導人的視頻峰會,承諾對受疫情衝擊國家提供援助;向由政府組織的兩場重大活動發表書面講話;同阿拉伯國家政黨代表舉行視頻會議;以及向由25國代表出席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書面致辭等。

其實,中國領導層已敏銳地意識到,那種以「戰狼外交官」崛起為特徵的強硬乃至好鬥的做法,不僅導致了與美國關係的惡化,也破壞了與其他關鍵貿易夥伴的關係氛圍。

從疫情應對到香港問題、從貿易到意識形態等一系列問題上,北京和華盛頓都爭論不休。加拿大在溫哥華拘捕華為高管孟晚舟以及中國隨後逮捕加拿大人康明凱和邁克爾之後,中加關係已變得非常緊張。對澳洲關係也是一再惡化。北京指責坎培拉與華盛頓勾結,將新冠肺炎疫情的責任歸咎於中國。中日關係近幾個月來也有所降溫,而中國和印度最近發生了1962年以來最嚴重的致命衝突,兩國仍在相互指責。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月在夏威夷進行了一場不同尋常的長時間會晤,試圖防止兩國關係繼續急劇惡化。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官媒近幾周已有所克制,不再因蓬佩奧等美國政客發表反華言論而對他們發起人身攻擊。同時,對那些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外國媒體,中國駐西方國家的外交官也不再咄咄逼人。不久前,中國不少外交官還在進行「戰狼外交」,以好鬥甚至對抗性的方式來回應任何對中國的批評之聲。

這種外交風格得名於一部關於中國特種兵執行海外任務的系列電影。這種外交方式在西方並不受歡迎,甚至會被視為恃強凌弱的表現。

而中國如此高調宣揚與歐盟的關係,歐盟有理由對其目的打個問號。馮德萊恩敦促中國落實去年中歐峰會上的承諾,特別是對市場准入的承諾。長期以來,歐盟對中國頻頻開出空頭支票抱怨不已,這種現象被稱為「承諾疲勞」。馮德萊恩呼應了歐盟的這種心態。「我們急需看到這些承諾得以落實。我們對中方要有更大的雄心,以便完成有關投資協議談判。」

為了制衡美國,相信中國領導人構建更好中歐關係的決心更堅定,也更願意做出妥協。習近平和李克強都重申,中國將加大努力,爭取年底前與歐盟達成雙邊投資協定。過去幾年裡,歐盟一直致力於與中國達成這一貿易投資協議。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國內要求壓縮「一帶一路」計劃規模的呼聲越來越高,北京因此着力推動與他國達成自貿協議,不僅包括歐盟,也包括日本、韓國及東盟國家等鄰國。對中美經濟脫鉤的擔憂日漸加劇之際,北京應對和降低風險的關鍵步驟之一就是推動與他國的自由貿易協定。

縱有千般疑慮,如果未來幾個月裡中國在這些方面取得更多更大進展的話,也無需大驚小怪。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外國遊客缺席,對中國來說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傷害,不會像其他國家例如泰國或冰島,因為泰國、冰島的經濟嚴重依賴遊客。目前,中國遊客國內旅遊的支出比2019年更多。但儘管如此,中國仍有許多企業依賴外國遊客,少了外國人,意味說,中國失去向外國人展示積極形象的機會,當地導遊收入也銳減。

    銀鳴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