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被遺忘的「跨境粵港人」

2020-07-13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675.jpg

香港的冠病疫情沉寂兩個多月後,近日又再次大反彈。由於不少本土確診個案的源頭不明,這一波疫情恐怕會比之前兩波更加嚴峻。在疫情持續肆虐的情況下,「跨境粵港人」也成了最受影響的群體之一。

近些年來,香港與中國大陸來往日益頻繁,衍生了數以十萬計的「跨境粵港人」。他們在鄰近的廣東省有家庭或工作,經常要穿梭兩地。自從香港政府今年2月初實施入境強制檢疫令後,這批港人不少被迫離開大陸,紛紛返港暫避疫情,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

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45歲的朋友A,在香港從事電信行業,五年前和大陸女友結婚,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子居住,每天兩地來回跑。雖然交通時間長,卻也樂此不疲。

今年1月25日,A的妻子在深圳產下一子,令他開心不已。豈料疫情也在同一時間於深港兩地爆發,之後港府更在2月8日「封關」。為了工作,A只好在「封關」前一天趕回香港。一晃五個多月過去,A至今仍無法回深圳。

現在A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打開視頻和太太聊天,以及看看新生的兒子。看着視頻里的妻兒,A不時心生愧疚,覺得不應扔下太太一個人在深圳照顧幼兒。

另一位朋友B,是香港的創新科技專家,前兩年在深圳創業,過去五個月同樣被「困」在香港。

因為去不了深圳,B公司的許多項目難以推進,結果業務暴跌,收入大減。B向我大吐苦水,慨嘆近月手停口停,生活面臨困境,正在考慮是否要結業。

以上兩位朋友,可說是「跨境粵港人」群體的縮影。他們眼下最大的願望,是兩地能夠早點開關,好讓他們可以第一時間回大陸處理家事或者公司業務。

但粵港兩地政府至今一直沒有回應開關的訴求。早前疫情漸趨平穩,兩地政府考慮逐步放寬防疫措施。經過多月討論,包括澳門在內的三地政府終在放寬強制檢疫上達成有限度的共識,表示稍後將推行三地認可的健康碼,有限度恢復三地之間的經濟活動來往。

最近幾天,坊間都盛傳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有望很快推出。豈料近日香港疫情突然大爆發,令三地政府又再次退縮,重申健康碼互認一事還在協商中。急着趕回大陸的港人恐怕又要再多等幾個月了。

表面上看,粵港至今仍不通關,最大的原因是雙方在健康碼互認問題上有不同意見。但這個理由顯然不足以令人信服。畢竟,中國大陸不同省市的健康碼早已實現互認,有關技術性問題並不難解決。說到底,背後是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原因。

對廣東政府來說,眼下防疫大於一切,官員考核的最重要指標是防疫成績。一旦開關,隨時會輸入疫情,屆時官員就會烏紗不保。既然封關的好處絕對大於開關,廣東官員寧願在防疫上堅持「兩制」。

事實上,香港也不太爭氣,雖然疫情緩和,但防疫政策一直存在漏洞,每隔幾日就爆出幾起輸入個案。這也給了廣東官員一個借口,聲言在香港防疫漏洞未補之前,不應該縱容港人進入大陸而毋須強制隔離。

港府方面,也有類似的政治考量。無疑,粵港之間無論是經貿還是人員,向來往來頻繁。開關的話,肯定會多一分風險,若因此再出現社區爆發,肯定怪罪政府。港府寧願少做少錯,在開關問題上忍一忍。

港府官員的另一個考慮,則和當前的香港政治氛圍有關。誠然,陸港疫情漸趨平穩,「跨境粵港人」要求開關的呼聲愈來愈高,但他們多是親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和港漂,輿論力量弱。相比之下,近年港人去中國化嚴重,反對開關的人也為數不少,香港官員難免有所顧忌。

正因為粵港政府各自有政治利益盤算,兩地封關令原訂5月結束,結果一延再延至6月、7月和8月。如今香港疫情有惡化跡象,港府又宣布押後至8月才考慮推出「港版健康碼」。屆時當局會否再延長封關令,還是一大問號。

不消說,遙遙無止盡的封關期,給「跨境粵港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越來越多人對開關早已由期待變成失望,再變成憤怒。但話說回來,「跨境粵港人」的訴求被遺忘,也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講了多年,但未來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