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黑名單」槍口瞄準誰?

2020-09-28
 
AAA

767.jpg

中國商務部上周六正式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後,有中國同行私下形容:「手槍上膛了。」

槍口將瞄準誰,何時扣扳機,現在是最大懸念。從過去幾天各家媒體引述的消息看,第一個「中標」的可能不是美國公司,而是英國的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在中美博弈中,陷入「兩邊不是人」的窘境。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在案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滙豐早已是中國輿論攻擊對象。中國官媒今年7月就高調嚴厲譴責滙豐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證據」,在案件中「扮演極不光彩的角色」。

雖然在香港問題上,滙豐積極向北京示好,但孟晚舟的這筆賬,北京恐怕還是得要算。滙豐銀行股價前天跌至1995年來最低,這當中有滙豐被曝涉及洗黑錢的因素,但市場顯然也很擔心滙豐被列入「黑名單」。

披露滙豐可能進入「黑名單」的官媒《環球時報》,還提到另一家美國公司聯邦快遞。

聯邦快遞去年因「分揀錯誤」,把華為從日本寄到中國的包裹轉送到了美國。中國輿論指其「精準失誤」,目的是為配合特朗普政府打擊華為。中國官媒當時曾為制裁聯邦快遞做過鋪墊,央視在一篇評論中語帶威脅地寫道:「聯邦快遞,不可靠實體清單了解一下?」

一言不合就把對方企業拉黑,已成為國際地緣政治博弈中的新策略。過去兩年的中美激烈博弈中,美國多次運用「黑名單」工具,以國家安全、人權等理由制裁好些中國企業,單是因為和華為有業務往來而進入美國「黑名單」的就有150多家。

中國出台「黑名單」顯然是效仿美國,讓未來回擊美國有據可依。不過,有了這個新工具,怎麼用還得傷腦筋。美國有大量企業在中國做生意,若要找幾家美國企業制裁,可以選擇的對象很多,但無論怎麼選擇,都可能是一件投鼠忌器的事情。

中國首先得權衡回擊美國同時,如何確保不對本國經濟和產業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以及避免導致在華外企人心惶惶。

以蘋果公司為例,在近期美國封禁TikTok和微信的風波中,中國互聯網上不時有聲音呼籲官方打擊這家企業。把蘋果放進黑名單並非不可能,肯定也能打疼美國,但那會是「核選項」。除非萬不得已,擁有大量蘋果代工業務的中國,在穩定經濟和就業的壓力下,應該避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對於一些在技術方面有較大替代難度的美國企業,北京也得忌諱採取過於嚴厲的措施。有學者指出,中國現在急需技術,對美國高科技企業,尤其是那些與中國企業不構成競爭的美國企業,應該「請進來」,而不是「轟出去」。

中國商務部在發佈規定隔天也安撫外企稱,該規定「僅針對極少數破壞市場規則並違反中國法律的外國實體」。

更重要的是,北京必須考慮如何在回應美國極限施壓的同時,不主動把中美關係推向崩潰。

中美關係這兩年全面惡化由貿易戰而起,戲劇性的是,現在經貿反而是還能維繫中美關係的紐帶。雖然美國步步緊逼,要全力切割與中國的各方面聯繫,但兩國在經貿上的高度依存,讓中美脫鉤很困難,也很難想像。主動打擊在華美企等於加速它們離開中國,給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減重。

當然「黑名單」肯定也不是擺擺樣子,北京相信會用它殺雞儆猴。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中國和東北亞主管何邁珂(Michael Hirson)判斷,中國在年底前至少會把一家美國企業放進黑名單,但會非常有針對性地運用這個工具,風險較高的將是同中國企業構成競爭的美國公司,以及參與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公司。

此外,北京是否要在美國大選前公布制裁名單也有待商榷。刺激在競選中大打「中國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恐怕會讓中美緊張繼續升級。等待美國對華政策更加穩定,避免在當前的敏感期讓中美關係徹底傷筋動骨,也不至於讓中美關係完全失去轉圜餘地。所以說,手槍已經上膛,扣下扳機最好還是慢動作。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