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解讀林鄭「遲來的施政報告」

2020-11-25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16.jpg

時事短打 鮑渤

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遲來的施政報告」,萬眾矚目。她上任以來的第四份施政報告,本應在10月中旬發表。因為要「多一點時間與中央部委商量」,才破天荒延遲公布。

多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報告中的二百項新措施是否令人眼前一亮,還是「修修補補」,或者新瓶裝舊酒,可謂見仁見智,香港社會各界自有評判。

今次施政報告發佈的場景,卻是全新的體驗。林鄭踏足的立法會,第一次沒有反對派議員,幾乎是清一色的「自己友」。多年來,特首出席立法會,恍如上戰場,討伐之聲四起。去年更因「反送中」風暴,偌大一個議事大廳竟無特首立錐之地,「首創」施政報告録製播放的先河。

香港經歷了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動亂。社會尚未喘定,再遭百年一遇的疫情衝擊,經濟雪上加霜,奄奄一息。社會各界對今年的施政報告期待之殷切,自不待言。對林鄭而言,面臨重大天災人禍,如何帶領香港社會走出困局,是展示其政治領袖魅力的最好機會。施政報告的封面,一如既往沿用天藍色,冀為香港帶來希望。對林鄭今天交的「功課」,市民大眾是否「收貨」?有待討論和觀察。我們只提出如下三點直觀感覺,供大眾思考。

20160315025136112.jpg

其一,土地房屋是香港眾多深層次問題的癥結。住屋不僅僅是市場供求問題,在貧富懸殊居世界前列的香港,更成為公平公義能否彰顯的問題。房屋緊缺不解決,不要奢談長治久安。

林鄭稱為了「安居樂業」信念,曾力排眾議突破政府一貫思維。她將「親自督導」政府內部協調,把「加大加快」房屋供應視為首要工作目標。說得很好,但總覺得能夠為市民大眾帶來實質改善的內容不多。舉一例,為香港提供規模最大、土地最多的「明日大嶼」規劃,眨眼就過去三年了,至今還要「研究研究」,八字都沒有一撇。

其實,東大嶼填海構想已醞釀討論了 10 年,不應再沒完沒了地討論。林鄭今年 5 月推出為期三年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冀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新界農地。令人失望的是,報告僅指出政府正在與業主初步探討,未能交代任何實質細節。至於早前鄉議局與發展商爭取放寬 2,000 公頃新界祖堂地發展限制,林鄭在報告中亦未提及。

公眾可以清晰看到的是,林鄭從2017 年上任至今,公營房屋供應問題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持續惡化。最新公佈的申請者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 5.6 年。

shutterstock_1621031059.jpg

其二、經過近一年的新冠疫情折磨,病例清零是香港市民當下最大的願望。但由於政府的怠政,疫情反反覆覆,第四波更是來勢洶洶,與內地通關、新加坡旅遊氣泡,都在「臨門一腳」泡湯,經濟重啟無從談起,林鄭管治團隊的抗疫能力備受質疑。

儘管體制不同,但不影響政府拿出勇氣和擔當。學習青島吧,這個擁有一千一百萬人口的城市,只用了五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面檢測,病例清零。年初決定武漢封城,中央政府何嘗沒有壓力?如果不是當初的果斷,中國大陸不可能有令世界稱羨的抗疫成就。

17.jpg

其三,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取得空前成功的深圳,早年有一句響徹雲霄的口號,「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年來,總有一種感覺,林鄭團隊說得多,做的少。 至於支持特區政府施政的建制派各大政團,「立場多,踐行少」,「沒事惹事,有事怕事」,說得雖不中聽,卻是大實話。

時不我待,百廢待興。林鄭政府及整個建制力量,都需要有習近平主席常說的「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精神。最近看到美國候任副總統Kamala Harris在社交媒體發帖,「Roll up our sleeves and get to work now」。連美國人都在學習中國式的砥礪前行的拼搏精神,香港還有什麼理由裹足不前?

 

 

延伸閱讀
  •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僱主會不會改為聘請更多兼職員工或將工作外判,以減少支付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等,另一方面,取消對沖確令中小微企百上加斤,於是節省人手或要員工身兼多職在所難免,屆時就業職位會否減少,衝擊就業市場? 對低技術勞工和基層做成影響?

    容澤榮  2022-06-09